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19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黄楠 《法制博览》2022,(14):30-32
法治是治理社会的一种手段.为提高法治水平,应当将法治思维贯穿在法律法规建设中.在编纂《民法典》时,就运用了法治思维,有助于完善国家法治治理体系,强化法治治理效果.本文研究了《民法典》中法治思维的具体运用,以期为法治社会建设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52.
黄楠  郭良忠 《世纪行》2006,(7):21-22
关爱弱势群体,做好低保工作,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目前孝南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有1100户,27524人,年发放资金1400多万元。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孝南区政协委员、民政局低保股股长夏艳芳,用孝心、爱心、公正心、责任心和使命感,给低保工作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53.
马克思主义包括人道主义,但不等于或归结为人道主义.用抽象的异化理论来解释社会历史和实现是与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背离的.马克思主义应用辩证的历史的观点看待各种人道主义理论.人学既然是一门学科,就应该作为一门科学来建设.必须把人学和人的科学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54.
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仅一般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把马克思主义推上了一个新阶段。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的一块里程碑。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它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严密的科学性。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为指导,从现时代和中国国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观点。这些观点都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渐形成起来,经受了实践检验被证明是正确的。不仅如此,这些观点已经形成为一个严密的系统的逻辑体系,完整地回答了我  相似文献   
55.
哲学上讲的人际关系问题即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也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问题。这个问题包括诸多内容 ,但其中有两点是至关重要的 :一是人与人具有平等关系还是具有等级关系的问题 ;二是个人是本位还是整体、社会是本位的问题。从西方哲学史情况来看 ,古代和中世纪的哲学家大多有等级思想 ,近代以来的哲学家则大多是反对等级、主张平等的。不过 ,在阶级社会 ,等级思想在等级制度的支持下实际上是占优势的。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在西方哲学史中的情况则比较复杂 ,大体上说 ,整体主义在古代占优势 ,个人主义在近现代占优势 ,它们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在不同条件下也是不同的 ,既有推动作用 ,也有阻碍作用。研究西方哲学史中的人际关系思想 ,可以获得一些有助于解决今天在该问题上意见分歧的启发 ,也可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个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集体主义思想的了解  相似文献   
56.
黄楠森撰文认为,今天的德治是儒家德治的批判继承。儒家关于德治的论述很多,比较为人熟知的有: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孟子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德治也就是儒家所说的“仁政”、“王道”。儒家的德治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它是一种统治术,是剥削者统治人民的方略,当然,儒家也主张以身作则。(二)在德治条件下,人民遵守国家的规定,完成自己的任务,不  相似文献   
57.
郭晓君教授等合著的《人学引论》最近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开展人学研究十多年来的又一可喜成果。我国人学研究的开端可以追溯到80年代初那场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我国理论界过去没有把人学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过。那场讨论中有人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和...  相似文献   
58.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50年,是凯歌前进的50年,也是经历了多种失误,受到多种挑战的50年。我作为一个专业的哲学工作者亲身经历了这段历史,根据个人回顾,总结一下其中的经验教训,也许对我们哲学界同仁有一点参考价值。马克思主义哲学50年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阶段:(一)第一阶段1949—1966年是我国恢复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时期,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进一步传播和发展的时期,它为根本改变中国哲学的面貌,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也有不少的失误。(1)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地位的改变。马…  相似文献   
59.
西方哲学家论人在宇宙中的地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回顾西方哲学家关于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亦即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可以从四个方面展开上述关系的讨论:谁产生谁,谁支配谁,谁更重要,人是否应该保护自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实中的人类中心主义与反人类中心主义之争,便会得出若干总结性的分析意见。  相似文献   
60.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重要讲话,通篇贯穿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髓,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革命品格。为深入学习贯彻好讲话精神,深刻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本刊约请部分哲学理论工作者围绕理论创新这一话题,从各自不同的角度畅谈了学习讲话的感想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