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篇
法律   83篇
中国政治   7篇
综合类   3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论我国环境纠纷诉讼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纠纷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和社会性等特点.传统的诉讼制度在解决环境纠纷方面存在诸多缺陷,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实践的需要.为此,有必要通过扩张原告资格、构建公益诉讼、确立团体诉讼等途径,完善环境纠纷诉讼制度,以有效保护民众的环境权.  相似文献   
13.
英国《民事诉讼规则(1998)》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树洁  冷根源 《法学家》2001,(2):112-12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主要国家掀起了民事司法改革的热潮,英国作为普通法系的代表性国家也不例外.自11世纪中期以来,英国民事诉讼制度历经数世纪的发展演变,已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无论在诉讼程序还是在仲裁程序中,专家证人都是确定案件事实中专业性问题的决定性力量。尽管专家证人的概念具有统一性,但是仲裁程序中的专家证人有着诸多特征,这些特征多是由仲裁程序的本质决定的。如何将专家证人在仲裁程序中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同时避免他的偏袒性导致仲裁裁决的不公,这一问题一向是理论界与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作为应对,仲裁立法与仲裁规则中建立了一系列机制,不但规范专家证人的职能,而且一再维护仲裁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执行难”是人们对中国目前司法执行状况的公认评价,这种状况严重危及法律的权威,动摇公民通过正当的或诉讼的途径寻求公正的信心.解决“执行难”的出路何在?本刊邀请诉讼法学界和法院的同志谈谈看法,试图通过执行理论的探讨,促进司法执行制度的完善,寻求解决执行难的途径。笔者认为,造成“执行难”的根本原因,在于执行程序过于粗疏,执行立法严重滞后。现在《民事诉讼法》第三编“执行程序”仅有30个条文(台湾《强制执行法》条文多达142条),其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致使执行工作中许多事项无法可依或有法难依,…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民事审前程序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前程序具有明确争点、固定证据及促进和解的功能。为了达到民事案件审理集中化的目标,许多国家依据新的司法理念对审前程序进行了审理结构上的调整或改革。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审理前的准备”,但尚未形成独立的审前程序。为构建我国民事审前程序,应在司法改革的过程中,借鉴美、德等国的立法和司法经验,对证据制度、诉答程序、初步审理、法官释明权、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等进行相应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法院主导创建"无讼社区"的实践是中国司法的新动态。"无讼社区"的实践具有合理性。司法推动"无讼社区"建设的正当性在于符合司法原理和纠纷解决原理,基层法院作为"无讼社区"建设主体的正当性在于社区法治资源短缺的需要、社区法治社会化的需要、实现政治动员的需要。"无讼社区"未来发展应分三步走,终极目标是实现社区自治,法院变主动为被动,成为"无讼社区"建设的保障者。  相似文献   
18.
德国公司治理改革的新动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德国,由于股权结构相对集中,公司的控制股东(商业银行)左右着公司的经营活动,因此如何防止控制股东利用控制权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便成为德国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为了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并增强公司运营的透明度,以达到强化对公司中小股东保护的目的,德国政府最近对其公司治理机制进行了一系列革新。本文就其革新的核心内容进行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9.
司法鉴定制度改革应走创新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行司法鉴定体制已经初步呈现鉴定人、专家辅助人和专家证人三足鼎立之势。各种相互冲突的制度并存的状况,一方面反映了改革进路抉择之艰难,另一方面也是制度优势互补的一种尝试。然而,简单的制度叠加难以摆脱中国司法鉴定的困境,司法鉴定制度改革应走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根据新的司法理念,从上诉许可制度、上诉案件管理、上诉审理范围等方面对民事上诉制度作了重大改革。英国所确立的民事上诉制度改革目标、原则以及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并不囿于上诉制度本身,而是蕴涵着该国民事司法改革的整体理念,以使上诉规则的设计能够与民事诉讼的其他制度相互协调与配合。把握这样一种改革进程,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刻了解英国民事上诉改革措施的原因并进行理智的参考与借鉴,同时也在无形中为我国民事上诉制度的重构昭示着一种进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