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篇
法律   83篇
中国政治   7篇
综合类   3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对抗制诉讼模式的影响之下 ,为了确保当事人能够自由地与其律师进行信息交流以获取合法的法律意见 ,英国证据法规定了律师特权规则。作为一项具体的证据规则 ,英国证据法中的律师特权具有丰富的内容 ,包括特权的适用范围、除外规定、延续性、放弃以及第二位证据等。在我国司法改革的背景下 ,借鉴英国的司法理论和实践经验 ,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律师特权规则 ,对于完善我国的证据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2.
公益诉讼与当事人适格之扩张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在公法私法化和私法公法化不断演进的今天,公共利益的重要性与现实状况的严峻性正被逐步认识,允许公共力量适当介入私法领域已经势在必行,公益诉讼由此应运而生。此时,对作为制度瓶颈的当事人适格予以扩张并赋予其法定效力便显得尤为必要与迫切。将诉的利益作为当事人适格的衡量标准,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诉讼信托制度,对于完善当事人理论,促进公益诉讼制度的合理化与合法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3.
54.
《民事证据规定》的困境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树洁 《证据科学》2009,17(2):145-149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法院系统开始进行民事审判方式改革。这一改革是以强化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为切人点而逐渐展开的。由于证据制度是民事诉讼制度的核心,触及这一核心的改革立即就产生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最终引发了民事审判制度的全面改革。  相似文献   
55.
海峡两岸民事诉讼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在海峡两岸民事、经济、文化交往不断扩大,互涉法律问题层出不穷的形势下,对两岸民事诉讼法进行比较研究,不仅在诉讼理论上可以进一步完善;而且对于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在互涉民事诉讼中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有效地获得司法保护,进而推动两岸交往,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 关于民事诉讼的概念,大陆学者普遍认为: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审理民事案件的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诉讼关系。台湾学者则普遍认  相似文献   
56.
契约型投资信托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契约型投资信托若干法律问题研究齐树洁,彭晋平契约型投资信托是将信托原理应用于投资而创设的制度。我国深圳市于1992年引入该制度并于同年颁布了《深圳市投资信托基金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但全国性法规仍付之厥无,这与我国的实际发展要求极不...  相似文献   
57.
一、案情简介上诉人(原审被告):(香港)裕亿集团有限公司(TOPCAPITALHOLDINGS LTD,下称裕亿公司)。法定代表人:古兰特·薛(GRANT XUE),该公司总经理。  相似文献   
58.
台湾环境公民诉讼制度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地区1999年首次规定了环境公民诉讼制度.该制度的建立适应了台湾环境运动向法制化发展,加强了环境法规的执法力度,具有积极的意义.经过近十年的运行,民众对于环境公民诉讼制度逐渐了解,团体诉讼定位不断明确,司法界对法律的适用也变得日臻成熟.但是,对于正处于发展阶段的环境公民诉讼制度,仍然面对立法和实务上的挑战.如何从法律上定位环保团体的诉讼功能并赋予其当事人资格,是台湾法律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9.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作为污染的主要受害者,世界各国的公众采取各种法律和政治手段,为维护自己的环境权益进行了不懈的斗争,"环境正义"的概念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接近"环境正义"的运动起源于美国,日本民众则通过一系列诉讼案件使环境问题更受政府的重视。在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发展中国家,接近"环境正义"的运动遭遇了一些问题,其中的体制性原因值得深思。近年来,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目前,我国公众可以通过诉讼、行政处理与调解三条路径接近"环境正义"。但是,公众在接近"环境正义"的过程中也受到一些因素的羁绊,包括司法成本的高昂、行政资源的短缺等。从其他国家接近"环境正义"的经验中可以看出,接近"环境正义"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法院、行政机关、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方能使公众接近"环境正义"的道路更加平坦。  相似文献   
60.
2006年8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新的《企业破产法》(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以下简称"新破产法")。新破产法在观念和制度方面有诸多的创新,其中新设立的重整制度尤其引人注目。本文对这一制度进行评述。一、重整制度的意义重整是指在企业无力偿债的情况下,依照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