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27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龚维斌 《理论视野》2013,(11):11-13
石嘴山市委抓社会管理,重点特别突出,思路特别清晰,紧紧围绕三个“突出”这样一个主线来展开社会管理,一是突出基层基础,二是突出体制机制,三是突出管理与服务并重。除了上述三个方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认为跟别的地方不太一样的,还有这么几条。第一,大家多次提到石嘴山市委成立了社会管理工作部。这个意义非常大。第二,畅通诉求表达渠道。我去过很多地方调研,很多地方领导干部对信访非常头疼,对制度本身也非常有意见。  相似文献   
32.
龚维斌 《党课》2010,(20):74-76
“官油子”长袖善舞,精于作秀,拙于做事;“官油子”乐于谋人,短于谋事;“官油子”八面玲珑,左右逢源;“官油子”欺上瞒下,弄虚作假;“官油子”好大喜功,光说不做;“官油子”两面三刀,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官油子”神通广大,无功受禄,平步青云。  相似文献   
33.
官场文化与官油子的产生与发展互为因果,特定的官场文化催生了官油子,官油子又强化了特定的官场文化。什么样的官场文化下会适宜并助长官油子的生存和发展呢?纵览历史和现实,如果把产生官油子的官场文化称之为官油子文化的话,它大概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34.
龚维斌 《党建》2009,(4):64-64
唯上和媚上。领导的指示和讲话常挂嘴边,上级文件照抄照念,政治一贯正确。信奉的原则是上级领导永远是对的,紧跟领导即使错了也是上级的责任。唯领导马首是瞻,不顾群众意见和反映;唯上级指示是从,生吞活剥领导指示,不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只要领导一句话,不怕群众万人骂;只管领导高兴不高兴,不管群众满意不满意。  相似文献   
35.
要想使县域又好又快地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仅在县委书记一人的行政级别上做文章,不仅有可能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有可能带来一系列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公共危机管理的内涵及其特点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公共危机管理就是公共管理机构通过建立危机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防范、化解危机,恢复社会秩序,保障人们正常生产和生活的活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公共危机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一种特殊状态和特殊形式。它在价值目标、控制手段、外部环境以及社会约束等方面与企业危机管理不同。与常规公共管理相比,它具有决策风险大、管理难度大和人员素质要求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37.
我国现阶段劳资矛盾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非公有制企业中劳资矛盾日益突出,在职工的劳动合同、人身权利、人格尊严、工资、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劳动安全卫生条件以及社会保险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在劳资关系中资方处于强势地位、政府监管不力、工人利益没有有力的表达渠道和保护机制以及职工维权意识弱等,促成了这些问题的产生。这些矛盾影响了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影响了产业的升级和产业的转移,影响了社会进步和社会稳定。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业主、工会、员工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包括完善制度、健全组织、加强教育、严格执法等。  相似文献   
38.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多次提到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管理"的概念改成"治理"是重大的理论创新,一字之差强调了多元参与。我们改革开放35年来,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积累了很多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有些老的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在利益结构调整、社会结构变动、经济结构改革、思想观念多样化过程里,出现了很多过去所不曾有的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所以,一方面要发展经济,另一方面要保持社会既有活力,又  相似文献   
39.
201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61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应该说,这些年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但是,民生问题却一直成为群众普遍关心的焦点问题,甚至不减反增。上学难、上学贵、看病难、看病贵、住房难、住房贵,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