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4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00篇
工人农民   90篇
世界政治   56篇
外交国际关系   408篇
法律   1237篇
中国共产党   315篇
中国政治   951篇
政治理论   230篇
综合类   186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308篇
  2010年   378篇
  2009年   352篇
  2008年   349篇
  2007年   409篇
  2006年   458篇
  2005年   394篇
  2004年   425篇
  2003年   337篇
  2002年   283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2016年,文莱继续保持多年来的格局,政治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富裕;由于受到国际油价低位徘徊的影响,导致经济没有完成年度计划,呈现了负增长;外交上,根据国家既定的对外政策尽力参与地区及世界上的外交活动.展望2017年,文莱仍然保持这种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992.
993.
在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过程中,在企业建设发展过程中,人的因素是主要因素。职工文化是人的因素的核心部分,是人的价值观的体现。重视企业职工文化的建设,就是要做好人的工作,这是实现企业利益与职工利益双赢的基础,也是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和谐企业、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企业工会要在企业职工文化建设中确定自己的责任和作用。同时,各级工会组织要在推动职工文化实现社会化的工作中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994.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不仅适用于工科和职业院校,而且对公安院校经侦专业的人才培养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在"政产学研用"机制下,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主要体现为政府机关、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用人单位五位一体,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在五位一体协同创新机制下,河南警察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专业课程建设、校局合作方面均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实践,建设了经济犯罪侦查实验室,开展了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995.
马贵翔  林婧 《河北法学》2020,38(1):57-67
刑事被害人当事人化的实质是犯罪损害追诉方式的公私合一,该制度设计混淆了公益和私益两种不同性质的诉讼,导致两种权益保护相互冲突进而对刑事司法结果公正造成负面影响。公私分离是刑事被害人去当事人化的当然制度选择,其立法对策主要包括在刑事立法中确立被害人为特殊诉讼参与人、废除被害人在刑事审判中就定罪量刑发表意见的权利、废止被害人刑事自诉权和切断其引起刑事二审、再审的程序路径。同时需要完善相关配套举措,如允许被害人对其物质和精神损害单独提起民事诉讼、完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等。  相似文献   
996.
冯晶 《法学研究》2020,(1):27-51
传统研究重视“法的供给”视角,致力于创设“良法良制”。通过转向“对法的需求”视角,本研究基于支持理论和法律意识理论,访谈了142名四类常见民事诉讼案件的当事人。本研究发现,当事人对司法的信赖分为“特定支持”和“普遍支持”两个维度。负面的诉讼经历仅会降低当事人对主审法官(法院)的评价(特定支持),尚未削弱他们对法院系统及司法制度的评价(普遍支持)。此外,当事人可以被进一步分为“门外汉”和“入门者”。前者不信赖法院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法律意识与司法制度间存在巨大的冲突和矛盾;“入门者”的意识则限定于法律体系内,只在意法官的审判质量。随着司法系统的日渐完善,“入门者”对司法的信赖有望逐步提升。但“门外汉”则需要通过“知情(法)受益”这一过程先转化为“入门者”。  相似文献   
997.
宛程 《国际安全研究》2019,37(4):76-107
对于“伊斯兰国”而言,建构和输出意识形态至关重要。特定内容的意识形态不仅催生了“伊斯兰国”组织,并最终实现了其“领土”形式。在内容上,“伊斯兰国”汲取了之前政治伊斯兰的理论建构成果,并在“圣战”组织的实践过程中确立了复归的“哈里发国”和暴恐化的“圣战”两大核心意识形态。不仅如此,“伊斯兰国”还对两大核心意识形态进行了激进化实践。在复归的“哈里发国”方面,“伊斯兰国”试图通过宣示权力和荣耀来奠定其合法性基础,并以此来操弄族群身份认同,以吸引更多支持者;在暴恐化的“圣战”方面,“伊斯兰国”致力于对暴力进行形塑和展示,推动“暴力仪式观”的传播,从而造成了新恐怖的弥散;此外,“伊斯兰国”还试图通过篡改伊斯兰教义教法的方式来建构复归的“哈里发国”同暴恐化的“圣战”之间的联系。在“伊斯兰国”遭遇地面战场的失利之后,这些意识形态及其实践会为其续命。鉴于这种情况,需要对“伊斯兰国”的核心意识形态及其实践给予更多关注并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提供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998.
本研究旨在考察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及其交互变量对高校毕业生求职难度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对高校毕业生职业获得难度存在显著的影响。在搜寻成本模型中,社会资本同人力资本的交互项对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搜寻成本存在正向影响,即社会资本欠缺者,可以通过提升人力资本以降低搜寻成本;在求职结果模型中,社会资本同人力资本的交互项对高校毕业生的最终求职结果存在负向影响,即社会资本欠缺者,可以通过提升人力资本以提高求职成功的概率,从而降低求职难度。  相似文献   
999.
近年来作为时尚潮流风向标的青春偶像剧逐渐兴起,并在青少年学生中产生日益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但较强的娱乐性、商业性特点使其影响力并未引起足够的关注.正视并挖掘青春偶像剧的德育价值,借鉴其成功经验,是弘扬传统德育思想,拓展现代德育价值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000.
从嫉妒到怨恨——论中国社会情绪氛围的一个侧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个社会不仅具有特定的客观结构和发展水平,也有独特的精神风气和心态,会有自己的情感律动.中国社会的转型,可以视为一个政治激情转化为利益追求的过程,但是利益并未彻底驯服破坏性的激情.从改革初期的嫉妒成风到目前重重郁积的怨恨,我们的社会经历了一系列情感基调的演变.嫉妒作为竞争的动力,曾经发挥了特有的历史作用.但随着利益格局相对固定化、社会差异显明化和向上流动机会受到钳制,加之社会性伤害的存在,怨恨成为一种主导性的情绪氛围.社会结构性产物--怨恨的一个不良后果--怨恨批评随之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