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5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7篇
工人农民   18篇
世界政治   2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1篇
法律   394篇
中国共产党   81篇
中国政治   282篇
政治理论   75篇
综合类   49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跨省市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已十分明显。但目前我国各省、市各自为政的地方行政立法现状不适应这一客观要求。借鉴欧盟法在其成员国中直接适用和优先适用的成功经验,我国可构建一种能在一定经济区域内的各行政区划内统一适用的区域行政立法模式和体系,这是介于国家行政立法与现行地方行政规章之间的行政立法合作模式,它对于协调目前地方行政立法冲突、适应和促进区域经济和谐发展是一种较为有利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2.
文章结合贵阳市实际,初步分析了贵阳市当前就业的基本状况及问题成因,分析和预测了贵阳市"十二五"时期就业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3.
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基本判断:一项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已成为中国制度转型中的一个轴心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中国国家能力的维持与发展.本文把当前理论界有关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变化的基本判断归纳为"中央主导型"、"地方主导型"和"中央地方混合型"三种观点,并对每一种观点进行了系统的评述.本文最后对上述三种观点进行了总结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4.
中国—东盟银行的定位类似于一个新型的亚洲开发银行,主要参与者为中国与东盟10国,将由中国主导牵头成立,对于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升中国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主导权和国际话语权等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研究提出创建中国—东盟银行的总体构想,包括:中国—东盟银行的性质与宗旨、机构设置、主要职能、资金来源、主要业务、合作方式等,并对在广西南宁市创建中国—东盟银行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5.
近年来,"突发事件"概念频频见于党和政府重要文件、权威媒体报道和各类专业人士的研究成果。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突发事件"概念经历了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其内涵和外延、基本称呼、动词搭配等都在不断发展变化。本文采取历史分析法,通过分析《人民日报》相关报道、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等文献,总结了"突发事件"逐渐从关系到国家安全的军事外交领域(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到关系到社会稳定的社会治安领域(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03年),再到涵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四大类事件(2003年之后)的发展、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6.
农户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共服务的单纯政府供给模式存在着决策机制不合理、筹资渠道单一、竞争机制缺失、供给结构失衡的制度缺陷,若想把财政“触角”有效延伸到最“末端”的农村公共服务之中、激活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原动力”,从单纯政府供给模式转向鼓励农户参与供给模式应该成为一种理性选择.为此,必须依托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条件、调整多重影响因素;必须...  相似文献   
127.
中国思想界对于法治的信念,是在19世纪中晚期孕育与萌生的。这个过程体现了中国思想界对于固有文明秩序的重建。从思想史的角度上看,法治信念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在19世纪中期,思想界出现了对于传统文明秩序的质疑与批判,这是法治信念诞生的精神前提;洋务运动期间,思想界关注的焦点从工商救国逐渐转向议会救国,这是法治信念形成的经济与政治提前;甲午中日战争加重了中国文明秩序的危机,促成了从根本上改弦更张的时代要求,以民主立法、政府守法为核心的对于现代法治的信念终于形成。  相似文献   
128.
在诉讼时效制度上,期间起算是一项基础性规则.《民法总则》关于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原则上采取了主观标准,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  相似文献   
129.
平衡计分卡在我国县级政府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2月27日,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专题研究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提出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机制,并指出在改革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立足国情与借鉴国外经验的关系.据此,结合黑龙江省海林市创新政府绩效管理的实践,阐述县级政府运用平衡计分卡设计绩效管理体系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0.
著名道德心理学家卡罗尔·吉利根在研究人类道德的发展时听到了一种不同的声音,提出了道德的关爱取向.虽然关爱道德取向与公正道德取向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她认为,关爱取向与公正取向之间是互补的,它们是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而赫克曼从关爱取向和公正取向对"发展"、"自我"的理解以及各自所基于的认识论出发,对吉利根的观点作了另一种阐释:关爱取向是对公正取向的否定,它是一种根本的重新建构.公正取向与关爱取向之间的关系还有待于道德心理学研究者的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