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0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27篇
世界政治   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4篇
法律   491篇
中国共产党   127篇
中国政治   296篇
政治理论   99篇
综合类   70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限制农民报考国家公务员的现象,目前在全国的部分地方依然存在,这不仅影响国家宪法秩序的稳定与统一,而且剥夺和限制了农民群体参加国家管理、担任国家公职的权利。本文从宪法解释学的角度分析了宪法文本上“农民”的涵义及农民报考公务员权利的性质,提出了以宪法为基础建立保障农民基本权利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实事求是的过程,就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际实现内在统一的过程。影响和制约这种统一过程的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只有消除这些制约因素,才能在实践中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3.
对20世纪50年代中国宪法学基本范畴的分析与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门学科的生命力首先表现在基本范畴与学术规范的确立。宪法学作为研究宪法现象的知识体系,应确立表明其独立学科地位的范畴与学术话语。中国宪法学发展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需要认真反思5 0年来宪法学范畴发展的历史过程,以中国社会的发展为背景,建构中国宪法学基本范畴。  相似文献   
14.
人的发展:制度变革的价值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斌 《理论前沿》2006,(4):19-20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与社会制度的变革密切相关。制度对人的发展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双面作用,但其积极的作用是最根本的。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发展要求制度变革要注意以下关系: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人为本;效率与公平;社会和谐与个人自由发展;自由与秩序;稳定性与变动性。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明的冲突与和解、转型与重建,已成为当代人类社会发展深层次的无法回避的时代课题。因此,更需要建立综合性、反思性、前瞻性的明学来审视明的内在本质,统观明的历史演进,评判明的人性价值,引导明的发展方向。明学正是全球化时代人类把握明命运的学理呼唤。  相似文献   
16.
论司法独立在我国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独立在当代已成为绝大多数国家宪法和法律的原则.司法独立包含三层含义:司法权独立、法院独立、法官独立.其中,法官独立是其核心.我国目前司法环境现状不尽如人意.要实现司法独立,必须从物质条件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当前,俄罗斯正处在一个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大力开发远东地区的自然资源对于其经济振兴和国家安全来说既是必由之路,又是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8.
破产程序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法律程序,若与担保问题交织在一起,在适用法律时会更加复杂。由于破产程序有其特殊性,破产程序中的担保若只依据《担保法》规定,可能会阻碍破产程序的进行,或者可能损害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因此,《破产法》应对破产程序中的担保作出特别规定。我国现行《破产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在这方面还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重庆市开县麻柳乡的改革经验为范本,用解剖麻雀的方法,总结出服务型政府的四大行为要素:问政于民,决政于共,行政于和,监政于公,认为这四大行为要素对于当前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意义重大,是党的传统工作方法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前学术界对非政府组织的研究在概念界定方面,集中在包括剩余法在内的几种定义上;在非政府组织勃兴的深层动因方面,市场与政府的“双重失灵”,“市民社会”的知识话语体系,合法性建构,社会转型,可持续发展等是几个常见的视角;在非政府组织与国家的关系方面,着重探讨了导致两者合作或冲突的多种可能性;对于非政府组织在我国的发展定位问题,一些学者提出了对非政府组织不能期望过高、非政府组织本土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