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0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27篇
世界政治   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4篇
法律   491篇
中国共产党   127篇
中国政治   296篇
政治理论   99篇
综合类   70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船舶碰撞造成油污损害民事赔偿责任的承担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总结了我国司法实践中在处理船舶碰撞油污损害赔偿方面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 ,并根据法理和有关法律规定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较详细分析 ,最后在分析基础上提出解决这些的立法或司法建议案  相似文献   
32.
<正> 美国于1984年制定的《综合控制犯罪法》,在标傍加强控制美国犯罪和维护法律秩序的共和党人里根总统再次当选后署名生效。据说该法律受剑"具有历史意义"和"有广泛意义"等最高的赞赏。《综合控制犯罪法》最值得注意的内容有三:第一,规定犯罪相应等级的量刑标准与废除假释制度。法官负有根据把罪的严重程度,基于该法所规定的相应等级的量刑标准,宣判刑期的义务。如果脱离该标准宣判刑期,法官必须以书面方式说明理由,另一方面,对于上述量刑,允许检察官与被告人上诉。  相似文献   
33.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经济法学界极富争议的论题之一。这些争议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学者们对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内涵有不同理解。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反映在宪法和经济法之中,贯穿于经济法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诸环节的根本性准则。因为不同社会制度条件下人们对经济法存在的基础——市场经济的认识存在深刻的分歧,所以根本就不存在中西通行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经济法基本原则,所以需要以新的视野展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中国经济法的社会主义属性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现实表现,强调它并非走意识形态的老路,因此,中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应当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二是国家调控原则,它们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利益的政治表达形式和范围,可称之为“资本的社会主义”,它与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成为面具的“社会的资本主义”大异其趣。  相似文献   
34.
发展根植于人类本身所固有的对现有事物的否定与超越精神,是人类为自己设定的永恒目标。然而,在传统发展理念支配下,发展的标志要受制于“人类中心论”和“物本主义论”,由此造成人与自然矛盾的加剧。传统发展理念的形成直接根源于人类作为思想前提的真理观和价值观上的误区。构筑“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解决人类生存危机、实现本真意义上的人类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的终极指向是全面而自由的人。  相似文献   
35.
诬告陷害罪与伪证罪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如何认定诬告陷害罪和伪证罪进而论述了两者之间的界限及相关问题,其旨为引起刑事司法机关在认定处理此类案件时高度重视,稳、准、狠地打击诬告陷害和伪证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36.
“新经济”体现了人力资本的主导地位,其发展的速度加快,新的方式方法和新的理念不断涌现,深刻改变传统企业的内涵、管理模式、竞争行为。人才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核心,人力资源的竞争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资源,“新经济”加剧了对人力资源的争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才问题,我们在人才观上有许多误区需要打破,树立对人才的认识、培养、使用和激励的全新的人才观,是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前提。  相似文献   
37.
国民党地方实力派是中国近代历史条件下演化出来的情况复杂、派系众多的军事政治集团,中共与这些派系的关系是国共关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在抗战时期表现不同,因而中共的统战政策也随之有所变化。对这一时期统战工作的研究或许对目前的台湾问题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8.
试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治化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目标之一 ,而政府信息公开法治化是实现公正透明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本文论述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治化的法理基础、现实意义、实现条件、面临的障碍以及信息公开法应确立的主要制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39.
经过二十余年的法学复兴,中国学者开始重视法学方法论的研究,其中以法律分析、法理分析、法理透视、法哲学思考命名的论文日益增多.这表明学者已认识到法学乃至于法理学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其学科知识的体系性、思维方式的独特性已受到程度不同的关注.但是,那种简单贴标签式的命题值得推敲.本刊编辑陈立风与山东大学法理学专业的部分师生举办对法律分析和法理分析进行反思的小型学术沙龙,展开了对话式的探讨.现刊载部分,意在引起学界对此问题的共鸣.  相似文献   
40.
界定公共利益的内涵,需要从公共利益的公共性、抽象性与政府关系的特殊性、非排他性以及相关性等特征入手,论证公共利益的法律边界,进而强调公共利益决策主体的多元性、政府代表公共利益的法治性以及捍卫公共利益的责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