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25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87篇
法律   179篇
中国共产党   49篇
中国政治   112篇
政治理论   47篇
综合类   39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目的 观察八味芪丹胶囊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铁蛋白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两组均以个体化降糖为基础治疗,对照组另口服依帕司他,观察组在对照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八味芪丹胶囊,疗程均为4周.分别采用中医证候评分、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TCSS)评定临床疗效,采用神经电检诊仪检测神经传导速度,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sn,SF),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TC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且观察组减少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F、MD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SOD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SF、MDA水平的降低程度以及SOD水平的升高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八味芪丹胶囊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优于单用依帕司他,且能有效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其机制可能与调节铁代谢途径、改善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92.
目的 观察参地颗粒作用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sPGN)大鼠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的凋亡,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蛋白、Fas蛋白的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从60只SD大鼠中随机抽取10只作为正常组,剩余50只均用于MsPGN模型复制,模型制作成功后,再分为模型组(11只)、缬沙坦组(10只)、参地颗粒组(10只).各组大鼠在模型复制完成后第21天开始给药,缬沙坦组每日予缬沙坦溶液灌胃,参地颗粒组予参地颗粒溶液灌胃,模型组、正常组予生理盐水灌胃,连续干预12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病理损伤情况,实验室方法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24-hour urinary protein,24hUPr)、PBMCs凋亡率、Bcl-2蛋白、Fas蛋白表达水平及血清MCP-1、TGF-β1水平.结果 治疗第8、12周参地颗粒组24hUPr水平较缬沙坦组显著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BMCs凋亡率、血清MCP-1、TGF-β1水平升高(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Fas蛋白表达水平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缬沙坦组、参地颗粒组PBMCs凋亡率、MCP-1、TGF-β1水平均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上升,Fas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参地颗粒组PBMCs凋亡率、血清TGF-β1水平低于缬沙坦组(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上升程度大于缬沙坦组(P<0.05).参地颗粒组MsPGN大鼠肾脏系膜细胞增生被明显抑制.结论 参地颗粒可以减轻肾脏炎症反应,消减尿蛋白,改善MsPGN大鼠的肾脏病理损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凋亡调控蛋白Bcl-2、Fas蛋白表达水平,降低MsPGN大鼠PBMCs凋亡率,下调MCP-1、TGF-β1的表达水平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3.
新时期寻根电影对传统文化,或批判或皈依,都充溢着浓郁的文化意蕴。从1980年代的“电影民族化”大讨论开始,到90年代新民俗电影的兴盛,新时期寻根电影思潮的发展历程依稀可辨。80年代中期以后,电影界自觉地呼应文学界的文化寻根运动,一批寻根电影相继问世,展现了这一思潮的创作实绩。进入90年代以后,在主旋律电影和商业电影对艺术电影的挤压和吸附的生存困境中,电影依然充溢着绵延不断的寻根精神,一部分呈现出强烈的皈依趋向,另一部分如新民俗电影集中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4.
"九月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为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筹划新中国而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首次较清晰地阐述人民民主专政问题,明确了新中国的国体、政体及其发展方向;阐述了新中国的经济性质、不同经济成分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新中国的社会矛盾及其解决方法;从加强党内民主、理论建设、干部队伍等方面,前瞻性地论述了执政党建设的问题;从财经统一、发展生产、加强纪律性、反对无政府主义等方面,为新中国成立作了政策性准备。这些理论、制度和政策探索,在新中国创建史上具有开创性和先导性意义,在七届二中全会、政治协商会议以及《论人民民主专政》等文献中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在创建新中国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制度变革中转化为实践形态。  相似文献   
195.
目的通过观察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在皮肤创伤后的时序性变化规律,探讨IL-33在法医学实践中用于损伤时间推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直径为5mm的圆形锉刀在小鼠背部建造皮肤损伤模型,于伤后1h、3h、6h、12h、1d、3d、5d、7d、10d取损伤处组织,对照组在与创伤组小鼠相同部位取同等大小的皮肤样本。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法观察皮肤创伤后愈合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通过Western印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皮肤创伤样本IL-33的表达变化。结果Western印迹法结果显示,伤后3h,IL-33蛋白表达稍有下降,6h后IL-33蛋白表达逐渐增加,于伤后3d达峰值,随后逐渐减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在对照组皮肤的表皮、毛囊、皮脂腺及真皮中固有细胞有少量IL-33阳性表达,伤后3h,IL-33阳性细胞率开始增加,伤后3d达到峰值,随后逐渐减少。双重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伤后1~3d,IL-33阳性表达细胞主要为巨噬细胞,伤后5~7d,IL-33阳性表达细胞主要为肌成纤维细胞。HE染色结果显示该皮肤损伤模型创口愈合过程符合炎症的病理学发展规律。结论IL-33有望成为法医学推断皮肤损伤时间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6.
学术界一直以来有"女性清廉论"和"女性腐败论"等争议。基于9238个贪污贿赂犯罪案例的实证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前提下,性别因素不会影响腐败金额,但对贪污犯罪女性犯罪嫌疑人会显著增加其犯罪次数,对受贿犯罪女性犯罪嫌疑人会显著减少其受贿次数;同时还发现对女性犯罪嫌疑人更容易使用非逮捕措施。对此,应当从中立视角来看待性别对腐败犯罪的客观影响,在反腐倡廉建设中不应当对女性干部有所"疏漏",对男女腐败犯罪行为应平等使用强制措施,加强女性职务犯罪特征研究,以提升腐败惩治和预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7.
近年来,随着CT的广泛应用,上颌骨额突骨折的法医学鉴定日益引起大家的重视。笔者就我市1998—2003年22例上颌骨额突骨折进行了法医学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98.
阐述了我国天然气的发展概况,提出为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天然气,必须具备各种行业的先进燃气应用技术,并且根据目前我国情况,强调提高天然气应用技术的迫切性.同时介绍了国外一种新型金属纤维燃烧器的优越特性.  相似文献   
199.
大肠杆菌耐热肠毒素b及其致动物腹泻的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大肠杆菌耐热肠毒素b(STb)的编码基因、理化性质、免疫学特征、分泌特征、毒性相关氨基酸残基、空间结构、膜受体以及STb致动物腹泻的机理。认为STb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肠毒素,应进一步加强对STb及其致腹泻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0.
钒对肉鸡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取1日龄AA肉仔鸡14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在试验组鸡的基础日粮中按0、30 mg/kg添加钒。试验期共42 d,每周末从每组取鸡6只,称重后扑杀,取胸腺、腔上囊和脾称重, Bouin液固定,制作石蜡切片,观察、摄像,研究钒对肉鸡胸腺、腔上囊和脾等免疫器官质量、器官指数和组织结构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组鸡的胸腺、腔上囊和脾平均质量和器官指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同日龄对照组(P<0.05或P<0.01);试验组鸡的胸腺小叶皮质增厚,胸腺小体增多;腔上囊皱襞发达,腔上囊淋巴滤泡体积较大、皮质较厚、退化延缓;脾小结体积较大、生发中心明显,动脉周围淋巴鞘增厚,椭球增大。结果表明,在肉雏鸡的日粮中添加钒30 mg/kg,可促进胸腺、腔上囊和脾的发育,延缓腔上囊的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