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0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59篇
工人农民   99篇
世界政治   5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01篇
法律   1056篇
中国共产党   284篇
中国政治   841篇
政治理论   204篇
综合类   12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313篇
  2010年   380篇
  2009年   370篇
  2008年   332篇
  2007年   357篇
  2006年   369篇
  2005年   298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7 毫秒
111.
致读者     
2005年10月4日到7日,首届中欧论坛在广东南沙新城举行.200余名来自欧洲、中国内地及港澳的专家学者与会,共同探讨中国及欧洲的未来,寻求两个古老的文明进一步合作的可能性及价值指引.  相似文献   
112.
欧洲新水政策及其对完善我国水污染防治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岩 《法学论坛》2007,22(4):137-140
欧盟新水政策建立了相互独立的水管理系统,把所有地表水都应纳入"良好生态状况"和"良好化学状况"的一般性保护中,注意运用综合方法、水价杠杆、广泛的公众参与等保护水环境.我国水污染防治法在立法目的、公众参与、水环境管理体制等方面可以借鉴欧盟新水政策的经验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3.
2006年9月15日至30日,由驻教育部纪检组监察局组织的中国教育行政监察考察团赴英国、意大利进行了访问。考察团重点考察了英国反腐败的有关法律与实践、英意两国大学经费管理监督情况等。通过考察,得出以下启示:应进一步加强预防教育系统职务犯罪工作;应建立健全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14.
从试行三年的实践来看,人民监督员制度作为检察机关自主创新的一项改革已取得一定的实效,但在制度运行中也在不同层面暴露出一些问题。应对这些问题,应寻求其解决并深化发展的路径,在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性质、主体、客体、监督方式及监督体制方面实现转变。  相似文献   
115.
对我国建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被害人的权利救济是现代人权保护的一个重要问题。当被害人遭受犯罪行为侵害而又难以得到充分赔偿时,为保护被害人权利,彰显社会公平,应当由国家给予一定的物质补偿。结合我国国情并借鉴国外的经验,应尽快建立我国的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16.
在消费者权益纠纷案中,经营者是否尽到了安全保障义务往往成为案件争议的焦点。消费者与经营者往往各执一词,而不同法院的判决标准也不统一。如何将经营者安全保障义务的范围具体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中的判决文书对各级法院的审判有指导及参考作用,因此可以在把握立法基准的前提下,通过对刊载于公报上的案例的研究,为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确立合理的边界。  相似文献   
117.
论我国旅游伦理思想及其建设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旅游伦理是指人们在旅游活动中形成的,用于调节这一领域中各种道德关系的道德观念、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破坏性资源开发等负面效应.为了克服这些消极因素,加强旅游伦理建设,提出并运用旅游伦理来指导和规范人们的旅游行为,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逐步推进,以劳动力市场为中心的劳动体制改革在不断地深化与发展。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建立、变更和解除正在逐步转向由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关系的主体与内容在变化,不同所有制中的劳动关系在发展,各种调整劳动关系的手段在转化,这一系列的变动导致劳动争议案件逐年增加。《劳动法》和《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使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有法可依。正确处理劳动争议,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安定。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这种体制在实践中也暴露了它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9.
信息的充分传递是市场资源高效配置的前提。就业市场上大学生就业信息的不完全,影响了大学生理性的进行学科选择和职业规划,导致高等教育人才供需双方不能有效衔接。知情权保障是解决主体信息不完全问题的唯一路径。我国应在立法上明确大学生就业知情权的内容,并通过政府的市场就业信息收集供给、高校就业信息服务、用人单位就业信息告知等,落实大学生就业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120.
朝贡与条约并不是平行无关也不是绝然对立,其背后是中华天下礼秩序与欧洲国际法秩序两种国际秩序之间在整个清代中国从接触碰撞到互动博弈,再到渗透兼容的漫长过程。清代中国最初在传统朝贡之外曾与俄国缔结的平等条约并未对中华天下礼秩序造成实质性影响;道咸年间因战败与列强加速缔结了各类不平等的条约、同光时期“有约国”逐步取代“朝贡国”,致使中国丧失“华夷”话语,中华天下礼秩序土崩瓦解。然而,中华天下礼秩序的道义精神却消融于欧洲国际法秩序的强力扩张中,在清末中国形成了义力并举的国际礼法观,进而催生了不平等条约概念,推动了国际法秩序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