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68篇
  免费   259篇
  国内免费   20篇
各国政治   208篇
工人农民   129篇
世界政治   189篇
外交国际关系   775篇
法律   2917篇
中国共产党   860篇
中国政治   2163篇
政治理论   502篇
综合类   250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197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224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416篇
  2012年   553篇
  2011年   731篇
  2010年   936篇
  2009年   883篇
  2008年   864篇
  2007年   1011篇
  2006年   1082篇
  2005年   855篇
  2004年   247篇
  2003年   275篇
  2002年   344篇
  2001年   318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公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体现。国家高度重视社会公德建设,提出"以德治国"方略。大学阶段正是人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大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得以形成和确立。大学生在贵阳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以遵守社会公德为伦理底线的道德教育,使大学生具备良好公德品质,对今天贵阳市开展"三创一办"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探讨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对加强和改进社会公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素质有利于构建和谐贵阳和文明贵阳。  相似文献   
992.
当前国家形象建构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现状是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的反映,建构中国国家形象要解决多种"中国威胁论"的现实挑战,而和平发展有利于国家形象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可以说也是对各种"中国威胁论"的战略性回应,有利于进一步巩固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对外传播舆论导向的正确性可以和技巧性、艺术性结合起来,从而为建构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93.
美国的"民主援助"肇始于卡特政府的人权外交。里根政府建立全国民主基金会,对外"民主援助"在美国趋于制度化。九一一事件之后,推动世界的民主化更成为美国对外援助的首要目标。美国政府的对外"民主援助"不但包括对受援国进行直接的资金、物资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援助,同时还将对外经济援助与受援国的政治改革和民主化挂钩。"民主援助"不仅体现了美国政治家对于美国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念的笃信,而且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民主援助"也是美国政府运用其软实力实现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94.
吴建清  刘惠霞  魏琪 《政法学刊》2010,27(4):113-117
绩效考核起源于西方国家文官(公务员)制度。公安机关推行绩效考核,对进一步调动公安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公安工作的活力,提高公安队伍的整体战斗力具有重大的意义。但它的应用一定要考虑到它所适应的条件,绩效考核的管理方法才具有它的价值性。  相似文献   
995.
2010年要以调结构、促转变、增实力、重民生、建和谐为着眼点和着力点,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服务企业年"、"发展环境建设年"、"党组织建设年"四个主题活动,全力打好工业经济振兴、五象新区开发、产业园区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打造"中国水城"五场攻坚战,保持和扩大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  相似文献   
996.
公共营造物的使用者和设置、管理者之间是一种行政法律关系。日本于1947年颁布的《国家赔偿法》首次将公共营造物瑕疵管理责任纳入国家赔偿的范围之内,并通过一系列判例逐步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赔偿制度的理论体系。公共营造物瑕疵管理责任的立法理念、责任根据、构成要件、证明责任是这一领域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97.
刘伟 《中国司法》2010,(3):18-19
中央关于在全国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部署,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体现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反映新时期政法工作的客观规律,为全面推动司法行政工作向前发展指明了方向。“三项重点工作”既是政法维稳工作的主题,也是司法行政工作的主题;既是政法维稳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抓手。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进一步强化司法行政工作的职责定位,对司法行政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部署,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是我省司法行政系统必须认真面对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998.
人格测验是人事选拔经常使用的重要工具,但其在人事选拔中的应用一直存在争论.争论的主要问题是,人格测验的预测效度较低;被试作假;以及人格测验的文化适切性等.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人格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合理地设置人格测验在人事选拔中的角色和地位;采用正确的使用策略:(1)恰当地选择测验;(2)恰当地实施测验;(3)应对作假;(4)采用本土化的人格测验;(5)考虑不同的雇用策略.  相似文献   
999.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以下简称《纪律条令》)创新了公安内部监督体制,加大对权力的制约,严惩超期羁押、刑讯逼供、"冷硬横推"等行为,保障执法对象的人身自由权和生命健康权,确保权力为权利服务,并以部门联合规章的形式公布施行,实现了上位法与下位法的统一。《纪律条令》将限制权力、保障权利、法律至上的宗旨贯彻始终,从而从价值层面上体现了现代法治精神,从技术层面上体现了公安立法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00.
我国公证制度自1979年恢复重建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已经成为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整个社会法治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国<公证法>将"预防纠纷,保障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作为其立法目的之一,足以说明公证的基本功能是通过行使国家授予的公证权来预防纠纷、减少诉讼、制止不法行为,维护法制与经济秩序,保护国家利益和自然人、法人的合法权益.笔者认为,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公证都具有预防和解决纠纷的独特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