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34篇
外交国际关系   68篇
法律   109篇
中国共产党   36篇
中国政治   74篇
政治理论   43篇
综合类   29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探讨应用文写作"去文学化"问题,需要遵循两个前提一是教学的范畴,二是在这一范畴下的教学内容择定.在教学的特殊背景下,教师的文学情结导致了教学内容择定的偏移,进而导致教学目的的偏移.从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基本目的看,"去文学化"正是对人本的关注.  相似文献   
32.
农业剩余劳动力迁移对城市化进程具有很大影响,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迁移状况不同。农村剩余劳动力是通过产品竞争与就业竞争两种方式介入市场的,其是否发生乡-城转移取决于其在农村和城市两种不同市场中所得到的平均收益、边际收益、总收益的对比,从而影响着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33.
西部大开发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发展生态经济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34.
当代西方新社会运动是以权利要求为主要内容的运动,其流派繁杂、形式多样,几乎涵盖了平等权、自由权、环境权、生存权、发展权、和平权等各个方面。尽管各个派别对权利要求的侧重点不尽相同,学界和社会对西方新社会运动的人权诉求还没有一致的看法,但这并不妨碍作者对西方新社会运动的评析,这主要是指西方新社会运动对人权的明显推动作用,人权观上不可避免地带有这样和那样的局限性,它能够回应各种变化现象以及科学技术革命的挑战,对我国社会主义人权观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但这种运动却忽视甚至反对工人运动,这是我们应该否定的。  相似文献   
35.
近代中国警察教育的发展与近代中国整个警察事业的发展同步。近代中国警察教育在近五十年的历程中,由散漫渐趋统一,由幼稚渐近成熟,反映了近代警政及警察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36.
日益复杂和繁重的工作任务,加上长时间单兵在外巡逻和现场处置的勤务特征,决定了巡警必须具备较高的内在素质。要使巡警成为一支执法严明、训练有素的队伍,当务之急在于强化教育训练,提升巡警的政治、法律、业务、心理和体能素质。  相似文献   
37.
缔约过失责任产生于合同订立的过程中,是违反先合同义务而应承当的责任。本文将对缔约过失责任的理论基础、构成要件及其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38.
波兰被三次瓜分后,原波兰领土上的犹太人也随之处于俄国政府的统治之下。在被称为"民族监狱"的俄国,犹太人的处境十分悲惨。沙皇政府始终采取反动的排犹政策,但在不同时期其政策又表现出不同的形式。沙皇政府的反犹政策不仅没有解决俄国的"犹太问题",还将犹太人推向革命,导致了相反的结果。  相似文献   
39.
试论毒品犯罪与社会化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品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社会安宁。现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社会问题。毒品犯罪有其特定的社会因素。在治理中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搞好新型毒品的预防教育;加强对娱乐场所的管控。消除毒品泛滥的渠道;加快经济发展,完善社会保障,狠抓禁吸强戒工作;加大打击力度,发挥专门机关的职能作用;铲除境外毒源,与周边各国协作,共同打击毒品犯罪。  相似文献   
40.
IN an age increasingly plagued by global warming and dwindling natural resources, the development of a low-carbon economy is a real and pressing challenge for any country. The task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reduction is especially arduous for a big developing country like China. How to lower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s while still keeping a rapid and healthy economic growth? How to effect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structure toward sustainabl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y promoting low-carbon industries and finance? In recent year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bent on the exploration of a development mode that suits Chinese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