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67篇
法律   105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43篇
政治理论   32篇
综合类   2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81.
邓小平理论是搞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指导方针。加强高校“两课”建设 ,需要在教材编写上、正确处理邓小平理论课与“两课”关系上 ,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82.
我国在 2 0 0 3年遭受非典严重侵袭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灾难 ,虽然党中央和国务院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并战胜之 ,但遗憾的是 ,目前我国关于紧急状态方面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第一 ,宪法规定不完善 ;第二 ,我国的非常处置制度的现状是多种制度并存 ;第三 ,紧急状态法律法规和规章量多杂乱 ,相互之间不能协调、统一、配合。  相似文献   
283.
本文对北京市西城区、宣武区100户贫困家庭进行了再就业情况调查,在分析贫困家庭社会经济特征的基础上,深刻剖析了贫困家庭再就业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强化就业扶助和建立健全促就业长效机制的若干途径和办法。  相似文献   
284.
群体性事件是指由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群众认为自身利益受到损害,通过非法聚集、围堵等方式,向有关机关或单位表达意愿、提出要求等事件及其酝酿、形成过程中的串联、聚集等活动。群体性事件的主体、形式结构等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同时与警察形象的维护也存在密切的联系。当发生警察形象危机时,公安机关通过与大众媒体的合作,最大限度地控制危机信息传播,化解或减少危机造成的损害,采取维护警察组织形象的公关方法和策略,建立处置群体性事件危机公关的有效机制,是有效处置群体性事件危机公关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285.
当前,毒品犯罪活动得到了一定遏制,但禁毒工作还存在执法打击、体制机制、侦查手段、戒毒工作等方面的缺陷,应该从落实禁毒责任制、实现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综合治理、铲除毒品消费市场、加强禁毒专业队伍建设等方面制定打击毒品犯罪的治理方略,确保禁毒工作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286.
目前,由拆迁导致的群体性事件有增无减,其原因主要有《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缺乏公正性、合理性,不能维护被拆迁人的利益;政府行为中存在不规范、违法现象;城市房屋拆迁补偿标准不合理,没有推向市场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初层次和深层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287.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当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政治参与理论为我国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提供了理论基础,世界各国政治参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提供了实践参照.  相似文献   
288.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第14条是关于要约构成要件的规定,要求要约内容的确定性必须包含货物、数量和价格三个要素。这与公约第55条推定价格的规定相互矛盾。一项缺乏价格或价格确定方法的要约是否是有效的要约?能否根据第55条进行补救?在判断合同是否成立的问题上,公约第14条与第55条的适用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289.
审美文化与民族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特定的审美文化从属于特定的文化形态;审美文化的内涵包括群体的共同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艺术性的物化产品和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现象等方面。本文从反传统美学的角度论证了传统美学的重大缺失和根本弊端,并论证了审美文化理论研究具有“开拓新的领域”、“重写美学史”、“新的思维与新的方法”及“创建新的学科”等五个方面的创新性意义。审美文化的理论研究是当下中国美学研究走出困境、走向新生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90.
宪法基本权利与民事权利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是宪法与民法之间关系的缩影,对其互动原因的分析研究,旨在探求影响和决定公法与私法、宪法与民法之互动关系背后的深层原因,从而厘清影响我国当前法治建设进程的相关理论观点。现代以来,随着国家职能的变迁和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传统的公私法二分式结构渐趋模糊,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的界限已不再分明,社会福利国家理论的兴起为宪法基本权利与民事权利、宪法与民法、公法与私法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供了现实的物质基础和广泛的作用空间。基于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双重需求,现代国家更多地介入到了私权领域和经济社会生活中而冲破了原有的理论和制度对国家公权所埋设下的层层藩篱,由此导致了公私法在现代社会的各个层面上的互动和交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