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篇
法律   40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23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7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文章认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当地群众是本民族非物质文化的拥有者,在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利益分配上.当地政府必须充分考虑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资源的特征、产权特性,要确定合理的利益安排,充分考虑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拥有者(当地群众)的利益,让他们能够公平地得到应有的权利,成为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后经济收益的较大获利者,这样才能够合理开发和有效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42.
针对传统民法合同相对性原则在第三人侵害债权时无法有效保护债权人利益的问题,基于债权可能被侵害之前提,通过对法的价值与目的、侵权行为法的立法功能、债权相对性的突破、司法实践的要求以及各国立法经验五个方面的考量,本文旨在将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这种正在发展的新型侵权行为放在侵权行为法之大框架下思考研究,以期通过类型化确立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从而实现对债权人更加周延、有力的保护。  相似文献   
43.
经济法安全理念的解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安全是法律持续性的制度安排与价值追求。但因不同的社会经济状况而具备迥异的外观与表征。后工业时代宏观经济风险凸显诱发了宏观经济安全理念产生,并使其成为经济法安全理念的重要内核。宏观经济安全理念对内强调市场规制与宏观调控,对外强调经济主权独立,并演绎着发展理念与安全理念的辩证法,证明了不发展就是最大的不安全。  相似文献   
44.
张宇丹  单晓红 《思想战线》2003,29(6):121-125
随着媒介传播竞争的加剧和媒介产业化的发展,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倍受关注。研究电视频道的综合化、差别化和公众化,探讨电视栏目的品牌化建设,对于电视媒介的创新发展具有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5.
台湾三次农地改革:动因、措施、成效与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也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过去50多年台湾先后进行过三次农地改革,它对台湾工业化过程中的现代农业建设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有些做法,对目前祖国大陆推行的农村土地流转具有一定的启迪.  相似文献   
46.
我国农村家庭中还存在着严重的性别不平等,这是农村和谐家庭建设中的瓶颈之一。农村家庭中性别不平等的评价指标包括婚姻非自主性别比率、彩礼过度率、传统观念认同性别比率、离婚率、家庭暴力度、新生儿性别比、夫妻不平等度、自杀性别比率和平均受教育程度性别比率。将以上指标按重要性程度赋权,经过综合加权后,得到的综合分值,即为性别不平等度,它可以反映农村家庭中性别不平等的综合状况。  相似文献   
47.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女大学生培养的目标与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女大学生培养的根本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女性人力资源,培养满足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女性人才.当代我国高校女大学生培养的模式包括独立女子院校、大学中独立的女性二级学院、大学中非独立的女性二级学院、高校中的女性性别研究所(中心)、由学校教务处牵头将女性学纳入课程体系、相邻高等学校互认学分制等.我们应纵观国际现状与趋势,并结合我国实际,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女大学生的培养模式作出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48.
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一种在效果和而不是事实和真实存在的世界)是整体的客观实在世界的两个补充方面。在虚拟世界中所获得的“经验”,实际和对虚拟世界而言,是真实的,而对真实世界来说,只是一种潜在性或可能性。本在分析了经验的涵义及经验的组成(传递性经验、尝试性经验、开放性经验、反思性经验)基础和,认为经验应该是现实与虚拟两的有机融合,从而使得人类的基本生活经验趋于完整。  相似文献   
49.
经济法与社会法关系考辨——兼与董保华先生商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经济法与社会法关系的研究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当下学界对二者的关系也存在不同的看法。但有的社会法学者对已有的经济法理论成果存在着重大的误读,本文对此作出了必要的回应,并指出经济法与社会法是有殊别的,二者在发展中不会达到归并与融合,社会法不是经济法发展的终极进路。  相似文献   
50.
本文首先明确了承运人"责任期间"实际上是其合同主义务期间.然后又通过对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主义务的分析,并结合国际公约进一步阐明了承运人"责任期间"的涵义和实际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