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5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3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action trajectory and the value concept of e-government service innovation in Chuzhou City, Anhui Province during 2006-2012. The background, value orientation, innov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results as well as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the sequence of four rounds of reorganizing a one-stop shop structure are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verall efficiency of government services, some recommenda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break fragmented services of local government. At the level of central government, ideas and future directions have been discussed. In this respect, the Chuzhou City Government has been a pace-setter. Last year, it launched a new round of government reorganization. The aims are to realize every ordinary matter by applying on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and one review exercise; further increase the rate of on-spot handling; and try to ensure that for every complex matter, the three steps of reception,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procedure should be completed in five days.  相似文献   
62.
我国侵权责任法中的补充责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了第三人侵权时安全保障义务人的补充责任,以及校园事故中第三人侵权时学校等教育机构的补充责任.在侵权责任中适用补充责任这一新的类型,无疑是我国侵权法领域的一大创新.补充责任制度的确立不仅能够解决第三人侵权情况下连带责任和按份责任所面临的法理困境,而且体现了民法的公平原则,同时也发挥了法律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63.
“机动车一方”:道路交通事故赔偿义务人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法律对确认承担无过错责任的机动车一方的规定并不明确,理论和实践中存在不同的观点和做法。本文首先研究了作为机动车一方的赔偿义务人的认定标准,通过分析危险责任的理论基础,得出保有者是真正的赔偿义务人的结论。文章根据实际支配力+运行收益的标准分析了转让而未过户、借用、租赁、被盗窃或抢劫及挂靠营运等实践中比较普遍的情形下赔偿义务人的具体认定,并通过与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比较,讨论了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商业保险中保险人的赔偿义务问题。  相似文献   
64.
我国隐私权保护法律制度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侵权责任法》的出台将受司法实践保护的隐私利益上升为法律层面的民事权利,并将隐私权保护从定位于《妇女权益保障法》的特殊规定扩展到《侵权责任法》的普适性规定,这在我国隐私权保护的法律制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重大意义。司法解释在隐私权保护制度建设过程中是直接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为隐私权观念的启蒙、隐私权内容的丰富以及保护方式的转变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