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14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19篇
各国政治   139篇
工人农民   193篇
世界政治   1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829篇
法律   2403篇
中国共产党   735篇
中国政治   1732篇
政治理论   555篇
综合类   305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232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252篇
  2013年   449篇
  2012年   532篇
  2011年   714篇
  2010年   895篇
  2009年   847篇
  2008年   831篇
  2007年   964篇
  2006年   963篇
  2005年   795篇
  2004年   420篇
  2003年   319篇
  2002年   296篇
  2001年   261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Ⅰ "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二章) 恩格斯从两性地位比较的层面,为女性辉煌的一页历史被轻轻翻过而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  相似文献   
52.
企业年金是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支柱 ,具有其特有的功能和重要的地位 ,但是其发展却十分缓慢。本文试图分析企业年金在我国建立与发展的制度环境 ,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制度环境 ,推进企业年金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3.
俄罗斯入世及大国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世贸组织的成员国有150个,但起主导作用的是美欧国家和地区。在俄罗斯争取入世的过程中,大国博弈的特点十分明显。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探究俄罗斯13年争取入世过程背后的利益博弈。  相似文献   
54.
领导哲学是近一段时间哲学界新型的话题,也特别引人注目,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就领导哲学进行了界定,并提出了它的研究对象、理论体系和地位作用,以期给领导者的领导艺术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55.
权利能力制度的理想与现实——人法的英特纳雄耐尔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比较中研究了罗马法和现代民法中的能力制度,得出了前者以自由为基础,后者以平等为基础的结论,进而论证了现代权利能力制度的平等理念遇到的重重挑战,尤其揭示了这一制度的全球化理念的充分展开带来的民法消亡命运。通过展示古今立法者对权利能力制度的不平等运用,特别地反驳了权利能力人人平等的谬见,得出了这种不平等为社会治理所必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56.
南京、苏州和南通3市按照公安部科技部的部署,扎实开展全国第一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积极探索公安机关以科技为支撑的新型警务工作模式,加强信息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解决科技强警强什么怎么强的问题,为全国科技强警示范建设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创造了经验,提供了一些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57.
在目前法律框架下解决医疗纠纷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甚至也出现一些医患双方矛盾激化倾向,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对当前医疗纠纷法律、法规之间的冲突进行分析,并结合实践中的个案加以阐述。以期引起社会各界重视。  相似文献   
58.
2002年12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民法典草案的侵权责任法编,其既有成功之处,也存在较多的问题.在正式启动侵权责任法制定的程序时,应当对这个草案进行修改完善.本文就侵权行为一般条款等十个主要问题提出了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59.
徐亚文 《河北法学》2007,25(10):33-35
如果笔者没有误读误判,对中国法学从1978年到2004年这26年的发展的讨论,用"现代化范式"这一范畴予以概括、规定,是邓正来先生《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一文的逻辑前提,中国法学无力引领中国法律\法制的发展,是该文的结论之一,而发掘、开发、开放"中国人究竟应当生活在何种性质的社会秩序之下"这一重大问题,并"命令"真正的思想者们对遮蔽在缺乏"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法学研究之表象的背后的"结构性基础"进行深刻反思,揭示当下中国法学乃至社会科学知识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社会条件或权力关系乃是文章的真正用意.  相似文献   
60.
通过对汪辉祖自传所载案件的详尽分析,发现既无纯粹“依法裁判”的取向,也无全然按照“情理裁判”的做法。清代中国的司法裁判属于“形式化”与“实质化”的有机结合的类型,在司法裁判的“形式化”与“实质化”之间充满着张力。而其原因在于:其一,与皇帝集权统治和官僚体制的“照章办事”有关;其二,与“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及“道”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关;其三,与巨型帝国的法律统一和乡土社会的人情、习惯有关;其四,与“民本”社会旨在沟通“民情”和哲学上的“权变”思想相关;其五,与传统中国的“审美秩序”有关。无论“命盗”案件抑或“婚姻、田土、钱债”案件,清代中国的司法官员都是在“律例”的前提下寻求“情理”的平衡,只是两类不同案件在“依法”或“准情”的程度上有所差异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