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12篇 |
免费 | 26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18篇 |
工人农民 | 15篇 |
世界政治 | 19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58篇 |
法律 | 315篇 |
中国共产党 | 128篇 |
中国政治 | 210篇 |
政治理论 | 57篇 |
综合类 | 32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29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33篇 |
2013年 | 45篇 |
2012年 | 42篇 |
2011年 | 73篇 |
2010年 | 96篇 |
2009年 | 108篇 |
2008年 | 107篇 |
2007年 | 102篇 |
2006年 | 127篇 |
2005年 | 90篇 |
2004年 | 34篇 |
2003年 | 31篇 |
2002年 | 50篇 |
2001年 | 45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5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01.
102.
晚清新加坡革命派报刊<中兴日报>,刊载了数量众多的小说作品,其质量有良有莠,跟同时期中国报载小说相比,尚算差强人意.该报为南洋革命派在孙中山直接指导下兴办的舆论机关报,因此,在小说观念上,革命启蒙性是其基调;但后期迫于经营压力,为吸引读者,小说的娱乐性、消闲性被逐步认同.该报小说以中国性为主要品格,但在小说工具性的发挥、多语体采用及本土题材采纳等几个方面,又体现出本土性,可视为南洋华文小说品格的萌芽. 相似文献
103.
文化产业制度是一个全新的学术研究领域。国内外有关文化产业制度方面的专门、系统的研究还比较少,且主要定位于对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等内容体系的探讨。而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项制度安排。作为一个全新的理论命题,对文化产业制度的深入研究将促进文化产业诸要素的全面创新以及文化产业制度设计的优化和法制化。 相似文献
104.
"中国与中东"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1月16~18日在西北大学举行.来自外交部、新华社、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防大学、西北大学、云南大学、厦门大学、河南大学、郑州大学、西南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陕西教育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的专家学者与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原外交部亚非司司长、中国前驻埃及大使安惠侯、现任中东问题特使、前驻伊拉克大使孙必干和前任中东问题特使、前驻约旦等国大使王世杰三位老大使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中东地区的热点问题.专家学者们经过热烈讨论,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了共识.现将与会者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5.
谢涛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5)
约翰·杜威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教育学家、哲学家、伦理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政治活动家.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把实用主义发展到了巅峰,尤其他的<哲学的改造>更是实用主义哲学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06.
高等院校的定位是高等院校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本文着重对西部地区财经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讨论,指出其定位必须根据一定的教育哲学原理和社会需求状况,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做出合乎教育本质的诠释。 相似文献
107.
解学芳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8,9(5):65-72
文化产业政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保障.从共性机理来看,长三角地区的文化产业政策蕴涵着内在的区位文化特性,且政策效能推动了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偏差则阻碍着其发展的步伐;而从差异性机理来看,文化产业政策在政策倾向、政策出台的时序和政策实施机制层面存在不同.而上述机理说明长三角地区要实现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需在文化产业政策上追求"求同存异". 相似文献
108.
[编者按] 为促进检察理论研究,加强学术对话,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于2007年11月8日-9日在上海浦东召开.本届论坛以"和谐社会与法律监督"为主题,对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与检察权的行使、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检察权配置与行使、刑事和解与检察权的行使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特将论坛中的精彩发言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9.
<正>不当起诉不仅会严重破坏公民的正常生活,而且会使国家的政治秩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陷于混乱。为了防止公诉权滥用,保障犯罪嫌疑人免受不当起诉,提起公诉必须具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涉嫌指控的犯罪。“仅有嫌疑不足以授权国家超越自然权利干涉公民的生活,将他们送交审判。”而且,“没有社会能够忍受一个如此无情的法定起诉原则:无论指控证据多么薄弱,检察官都需要对每一个案件提起公诉。”这就提出了如何构建提起公诉的证据标准(以下简称“公诉证据标准”)的问题。近年来,不少学者对我国公诉证据标准进行了深刻而卓有见地的反思,学界对维持还是降低我国公诉证据标准的证明程度产生争议。但对国外(特别是日本)的公诉证据标准还存在误识,对各国公诉证据标准的决定因素缺乏基于刑事诉讼体系的系统化考察。笔者希望能借此方法,在充分解释各国公诉证据标准成因的基础上,解释、论证我国的公诉证据标准。 相似文献
110.
"个人捐赠"也称"私人捐赠",是指个人对慈善事业的直接或间接的捐赠,是一种由个人意志决定的、自愿捐赠自己的劳动和资产的过程和结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