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0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84篇
工人农民   82篇
世界政治   9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90篇
法律   1438篇
中国共产党   445篇
中国政治   1201篇
政治理论   228篇
综合类   143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259篇
  2011年   394篇
  2010年   513篇
  2009年   433篇
  2008年   394篇
  2007年   515篇
  2006年   572篇
  2005年   458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98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信息技术对政府服务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介绍“服务包”的概念入手 ,以政府服务的五种特性和社会公众作为消费者评价政府服务质量的五维度为基础 ,着重探讨在信息社会里 ,信息技术对政府组织结构的冲击、对行政信息传播方式的再造及对政府决策的品质的改善 ,而这一过程势必会深刻影响政府服务特性的各个方面 ,也进一步填补政府服务质量缺口 ,同时也将增强政府服务回收的能力。通过研究信息技术对政府服务的深层次影响 ,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能够为政府服务质量的整体提高提供最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2.
张胥 《青年论坛》2005,(2):16-18
对作为亚文化的青年文化进行高层次的提升 ,使其成为具有人文精神底蕴、现代人生存价值的新文化形态 ,有利于发挥其作为先进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应对全球化挑战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3.
试论比例原则对我国警察权的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韬 《公安学刊》2005,(4):14-20
被誉为西方国家公法领域中"帝王条款"的比例原则,起源于德国警察法,包含了适当性、必要性、相称性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它们对行政权的运作具有极强的监督与控制作用.比例原则适用领域的拓宽,并不意味着它在警察法中地位的消减,也不意味着它对警察权控制功能的削弱.面对警察权力必须广泛存在而又不能不加以有效控制的两难选择,为了保障人权,彰显法治,寻求警察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理性平衡,应当引进并确立比例原则作为我国警察法的基本原则,从而实现对警察权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04.
女精神病人久卧街头,警察拒绝救助引发争议。根据《人民警察法》,公安机关有协助救助的义务;依照《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对于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公安机关不能再强制收容遣送。由于缺乏法律依据,没有行政管束权力,警察无法发挥协助救助的作用。警务实践已经突破警察法建立的框架,迫使我们增加适应社会需要的新的法律规范,适度地扩大警察职权,构建行政管束制度。  相似文献   
105.
政务公开是实现行政管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深入,阳光行政则是必然选择。政务公开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使政务公开有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并能使其健康发展,文章对我国政务公开的必然性及特点、范围和实现途径,进行了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06.
2005年,国家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在成绩面前,我们更要看到经济运行中不协调、不稳定的因素;努力化解t各种较为尖锐的矛盾、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胜利完成“十五”计划,为明年实施“十一五”计划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7.
关于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几个问题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任务更加艰巨的地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西部地区的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进一步提高农村生产劳动力、创造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对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农民组织化、农村劳动力转移、造就新型农村、村镇建设与环境整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08.
所谓绿色GDP,是指从现行GDP中扣除自然资源耗减价值和环境污染损失价值后剩余的国内生产总值。实行绿色GDP可以使政府的经济决策更科学、合理,可以带来间接的经济利益,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要使绿色GDP真正发挥作用,就要实行一系列新经济政策,完善绿色GDP的核算体系,建立新的公务员绩效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109.
司法权具有多义性,但主要指审判权即裁判权,异化是哲学上的概念,司法权的异化是对其本质与价值的背离,司法权异化后具体显现为攻击性、混沌性、非终结性、非及时性,从而异化为一种侵犯公民权利的恶法。我们必须对司法权的异化进行矫正,寻找规制司法权异化的“阿基米德基点”,恢复其应有的正义品格,创造一个良好的司法权运作范式。  相似文献   
110.
习近平关于全球治理的重要论述,具有顺人类历史之势、解时代发展之问、合中国战略之需、应人民群众之盼的现实依据,其理论依据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经验的吸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习近平关于全球治理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可从动力论、前提论、方法论、路径论、目标论五个方面概括。这一重要论述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占据道义制高点,以理论创新切实增强全球治理话语权,以实际行动彰显全球治理的中国担当,以国际和平发展统一战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