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5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0篇
工人农民   41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4篇
法律   545篇
中国共产党   135篇
中国政治   379篇
政治理论   137篇
综合类   87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255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尚中贵和,追求的是一种人与人、人与天、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社会理想,而实现这样一种社会理想的途径,是通过礼、乐的教化.我党所提出的构建当代和谐社会长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上,自然地契合传统文化追求和谐的价值目标.因此,我们应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2.
于宏源 《欧洲研究》2015,(1):21-34,5-6
科学家团体正在不断为专业领域的全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专注于北极研究的科学家团体是人类提高北极认知的基石,同样也是了解北极环境的重要渠道。正是通过这些科学家的研究,客观存在的环境因素和自然现象才能成为社会存在,他们建立起来的理论才能够被社会理解和接受,也由此进入北极政治的议程。与北极相关的科学研究旨在认识和把握北极治理现象背后的规律,同时也为北极问题的解决提供指导性建议。与哈斯强调的知识共同体的权力过程不同,本文聚焦于科学家团体的知识和规制两种作用,表现在北极治理上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极地问题的知识化;二是北极事务的规制化。这两重作用体现在北极事务的议程制定、议题确定的过程以及阐述、实施和评估政策的交互作用中,并且推动了极地治理事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93.
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是关系国家安全、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的重要战略性资源。粮食安全化与政治化是国际政治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鉴于此,重新发现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形成的粮食安全思想,从粮食对国家安全、国家权力以及国家道义层次考察彼时粮食安全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生粟之国亡”,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富国以粟”,粮食是国家富强的保证;粮食关乎人心向背和国家道义。齐桓公为建立霸业实施了粮食外交与粮食战略,开创了现代粮食战争的先河。“不生粟之国亡”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粮食安全思想的核心和根本,也是对中国古代粮食安全思想再发现的落脚点。基于此,当代中国粮食安全战略应立足于坚持独立自主原则,保障国内粮食生产,积极开展粮食外交,实行粮食“走出去”战略,在全球化背景下确保实现国家粮食安全。这不仅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最重要的物质基石。  相似文献   
94.
族性是影响多民族国家安全及其族际政治走向的关键变量。它既能促进族际政治整合、维护国家安全、有助于民族国家建构,也能导致族际政治冲突、危及国家安全、阻碍民族国家建构。以"族性"为分析视角,通过对尼日利亚与印度尼西亚民族国家建构历程的梳理及其族际政治问题的比较,其共性特征包括:族际政治问题的分析单位是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问题虽然发生在现实中的多民族国家,却往往带有深刻的历史根源;政治与文化边界的重叠是族际政治问题产生的逻辑起点;国内不同民族群体无法得到平等公正对待是导致族际政治问题的核心因素;军事专政和腐败会增加族际政治问题的风险和国家安全的不确定性。解决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问题、确保国家安全的关键在于如何让一个在历史上和观念中都不曾存在的国家民族能够超越族性分界而被成功建构。结合两国国情提出应对策略:寻找重叠共识,建构文化多元、政治一体的国族共同体;借鉴差异政治和差别公民权利思想,探寻积极回应不同民族群体正当利益诉求、实现各族人民成果共享、利益均沾的政治制度、体制和机制;消除军人在政治生活中的影响,惩治腐败;探索包容促进多语言、多宗教和谐相处的民族政策。  相似文献   
95.
如何促进员工的创新行为对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多源、多时点调研方式,对我国技术型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及其下属员工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组织实施的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并检验了促进性建言与抑制性建言的竞争性中介作用及心理安全感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实施的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促进性建言和抑制性建言在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员工创新行为间表现出部分中介作用;心理安全感调节了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促进性建言之间的关系;同时,心理安全感还调节了促进性建言对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6.
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研究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用唯物主义的自然史的方法论述经济关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如下新境界:准确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准确把握中国经济新常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等。历史发展没有止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的开拓也没有止境。而要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需要有科学的方法论和正确的思考方式,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做到“六个坚持”,具有批判精神,尤其是必须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97.
浙江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已通过多种形式与大型医院协作形成了区域性医疗联合体。在此背景下,了解浙江农村医疗用户的首诊偏好与影响变量的相关性以及浙江农村居民对医联体的政策理解度与政策评价有利于进一步发现医联体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中的问题。文章对浙江农村进行问卷调研,并通过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及方差分析,发现当前浙江农村居民的首诊偏好及其对医联体的政策认知和认可程度仍处于低位,两者呈正相关。同时,浙江农村基层首诊水平与居民的年龄、文化、收入等内在因素以及医疗服务主动性、医疗设备、药品目录、技术水平等外在因素也具有正相关性,并据此提出了促进农村医疗用户基层首诊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8.
余可 《学理论》2009,(26):221-223
本文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从发展、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三个方面出发,结合高校财政学教学和研究的实际情况,从财政学教学和研究的内容、方法和利益出发点三方面阐述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财政学发展方向和演变趋势,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改进财政学教学方式和研究方法的措施,以适应科学发展观对于财政学教学和研究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
Taking the insured group who participate in medical insurance as the main subject, Wendeng city carries out the health management and establishes health files for the insured. Through the free health checkup for the high-risk group, the targeted health interventions are conducted according to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of those people, and relative health education has achieved satisfying effects. The health education in different western countries has been carried out for more than 20 years, which accumulates a wealth of experiences. However, health education in China has not yet gained sufficient attentions, and to develop the domestic health education becomes an imperative task at present.  相似文献   
100.
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以贵定县音寨为个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村寨旅游已经成为各地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形式.音寨民族村寨旅游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效.音寨旅游业发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双保障"措施是音寨村旅游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六注重"是音寨村旅游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