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篇
法律   20篇
中国共产党   224篇
中国政治   180篇
政治理论   73篇
综合类   19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1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21.
规范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在执政党反腐败斗争中居于核心地位。党中央重拳出击反腐败,各种举措接连出台,相应的法规相继颁布,显示了党的制度化建设深入发展的历程。党的建设科学化首先是管党治党的科学化,中国的问题关键是党,党的问题关键在干部,干部的问题关键在制度,制度的问题关键在执行。制度建设重要的不在于出台多少法规,在于制度执行力的强弱,用制度管党治党是科学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22.
温婷 《前沿》2010,(4):159-161
本文通过对标准普通话和大连方言声母、韵母、声调的对比,运用Chomsky生成音系学理论对大连方言音系体系中声母、韵母、声调的语音变化做了初步归纳和条件赋值;对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进行了语言内部和外部的浅析并对大连话的发展趋势做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323.
教育福利:弱势群体解困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如何解决弱势群体问题迫在眉睫。目前我国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政策略显不足,那么,教育福利是弱势群体脱贫的根本途径。主要从保障弱者平等受教育权、消除身份歧视,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遏制贫困传递,以及关注弱势学生、改善综合能力不足等教育福利方面使弱势群体摆脱困境。  相似文献   
324.
325.
价值认同视阈下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汲取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智慧,对于我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还存在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中的"缺场"现象、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整合"困惑以及传统文化教育缺少对大学生现实生活场域的观照问题。从本质上看,这些"融合"困境反映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存在的问题。为此,需要我们从课程设置、传统文化现代转化机制及其大学生日常生活场域三方面增强认同效果,从而使传统文化更好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相似文献   
326.
作为大陆法系起源与根基的罗马法,其所倡导的法学思想仍然对大陆法系国家的地下空间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追本溯源,从罗马法出发,探寻大陆法系国家地下空间权制度构建的模式,结合我国现状,为我国城市地下空间权制度之构建提出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327.
避免月是西方圆或太阳中国红的两极陷阱,创建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离不开全球意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曾经的开门与关门,为当代中国走上正确的全球意识之路提供了借鉴。改革开放以来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重新认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全球意识中,通过观念转变和在研究实践中的运用,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获得了新的生机和发展。  相似文献   
328.
追寻和挖掘马克思文化民生思想的内在逻辑,可以发现:人的需要是马克思文化民生思想的逻辑起点,而实践的观点则是其逻辑支点,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马克思文化民生思想的最终归宿。其内在逻辑对于当下的文化建设与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在文化建设与民生改革发展中,要以敏锐捕捉和合理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为前提;以尊重人民的实践产物、保障人民的文化权利为重点,以确保人民持续性文化受益,促进其走向自由、全面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329.
中国梦既是百年来恢弘的民族期待,也是所有个体渴盼美好生活的现实诉求表达,作为一项历经风雨的长远历史重任和囊括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在各方合力的基础上循序渐进,以正确的道路为途径、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以群众路线拓展民主的空间、以公正的利益机制为有效保障,最终抵达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330.
台湾意识作为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一大社会思潮,必须要肯定其合理内核,其中包括历史演进层面的历经磨难的悲情意识,社会心理层面的爱乡爱土的炽热情怀和政治诉求层面的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精神等。与此同时,要警惕台湾意识向台独意识的裂变和台湾意识的去中国化倾向。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最终会在民意基础、文化底蕴和目标导向等方面对台湾意识进行重新塑造,使其为祖国统一事业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