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57篇
中国政治   67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19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71.
马克思推翻了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统治地位,创立了以人民主体思想为精髓与核心的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实践是一切价值的源泉是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科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实践进程中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不断赋予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中国意蕴与时代内涵。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把它贯穿于党治国理政的各方面、全过程。新时代,坚持人民主体思想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2.
构建"知、情、意、行"四维一体的教育模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现实要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四维"教育模式坚持以理念创新为先导,提升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理论内涵;坚持以情感融化为手段,推动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策略调节;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巩固大学生价值观践行的目标驱动;坚持以实践养成为目标,拓展大学生价值观践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3.
罗珍  ;徐建军 《求索》2014,(6):187-190
网络媒体出现后,议程设置理论一度遭到质疑。但议程设置效果并没有消亡,对优化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环境有重要的理论指向和现实意义。在网络媒介环境下,应以议程设置理论新的发展态势来指导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建设。学校首先应该关注大学生的信息需求,加强信息资源建设,提升高校议程设置能力;其次加强学生教育,扶植意见领袖,提升学生网民自身议程设置能力;再次加强议程联动,提升议程融合能力。  相似文献   
174.
当代中国在科技价值观取向上,存在着正面价值、负面价值、价值中立三种倾向。当前,认为科学技术具有负面价值和价值中立这两种倾向的人相当多,一定时期还成为主流。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阈来看,科学技术具有历史尺度上的正面价值,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也使科学技术成为资本的重要助力。劳动人民对资本的不满,被资本巧妙地引导到对科学技术的批判。我们应该认清科学技术负面价值观的本质,使科学技术真正为劳动人民造福。  相似文献   
17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只能通过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来实现,这赋予了共同富裕极强的政治经济学色彩。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执政规律的历史表明,凡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阶段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不断稳固、执政能力不断提升的阶段,共同富裕与党的长期执政保持同频共振的密切关联。新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应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与党的长期执政之间实现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76.
王翔  刘莹 《学理论》2022,(9):58-6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要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人民江山的重要论断,首先要将其放在不同历史坐标来把握其发展脉络。回眸百年,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与发展、调适与曲折、修复与优化、强化与成熟四幅历史图景中对“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做出了不同时代的解答。人民江山论断的生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着科学的理论逻辑、坚实的实践逻辑、深厚的历史逻辑和深远的世界逻辑。  相似文献   
177.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历史自信是坚持自信自立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生成,包含着事实、价值与情感三者的共同作用。事实,包含着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由来与内容,贯穿着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价值,包含着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大历史观视角、人民立场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求;情感,包含着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情感支持、人文关怀和历史信仰。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事实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同时,从情感层面彰显了人民情怀、历史情怀和担当情怀。  相似文献   
17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要更好地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全过程、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强化文化赋能,把乡村文化建设摆在乡村振兴的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不断激活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动能,全面释放乡村振兴中的文化活力。  相似文献   
179.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表现为发达的生产力,而这建立在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需要靠消灭剥削制度以及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来实现。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思想,百年来始终围绕促进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和实践上的新突破,实现了对“人的现代化”重塑,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表现在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确立,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进而开创了人类现代化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180.
时代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命题,直接影响无产阶级政党认识时代主题、判断国际形势、应对时代问题。在理论上,中国共产党的时代观坚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深入拓展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在实践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时代观在时代主旨上全面拓展内涵、在目标规划上科学设定时代任务、在解决方案上彰显中国特色。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时代观紧扣时代主题,不仅成为带领人民取得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而且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