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57篇
中国政治   67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19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依赖一定的载体来完成。研究发现,全面清楚地认识载体的基本概念、厘清载体的形态类别作用机理,有助于掌握载体运用与掌控的正确方法;统筹运作法、模块集成法和三级联动操控法是载体运用切实可行的重要手段;强化组织管理、抓重点示范引路、注重广泛参与、施加人文关怀、持续拓展创新等五条措施是掌控载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2.
文章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为核心,论述了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传递的信息内容并非教育目标的简单分解,宏观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必须转化为具体的讲授体系,从而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内容设计.分别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设计融合性与超越性的提出、内涵、要求以及融合性与超越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93.
张楠 《传承》2013,(12):92-93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中国梦,而民族复兴既是中国梦的目标追求,又是其动力导向和评价标准。对民族复兴的把握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实现中国梦要处理好中国梦与个人梦、贡献与索取、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重视价值观教育,注重社会正能量的传播以及广泛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将更有利于“中国梦”从梦想到现实。  相似文献   
94.
理想信念问题,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根本性问题,它关系到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全民族的兴衰.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特征.在中国近代历史舞台上,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政党.历史经过大浪淘沙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人民之所以抛弃无数政党而选择中国共产党,从理想信念的视角来看,就是因为近代中国从来没有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那样如此重视理想信念建设,没有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那样形成了成熟的、先进的、代表人民根本利益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普遍认同的理想信念.所以,"共产党能够建国执政,其信仰和意识形态制高点当推首功."  相似文献   
95.
共产主义者同盟自成立之时起,其周围就存在有许多重要的外围组织,这些外围组织,既是同盟团结工人群众的需要,也为秘密的共产主义者同盟提供了公开活动的场所。以工人协会为同盟外围组织的主要组织形式,坚持同盟对外围组织的领导与影响,共产主义者同盟外围组织在宣传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广大群众、吸收优秀分子,壮大无产阶级政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共产主义者同盟外围组织对当前中国共产党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扩大执政基础、整合社会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6.
常延琦 《学理论》2014,(2):153-155
在知识经济时代,竞争归根结底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竞争。因此加强大学生主体性导向下的创新意识培养对国家建设、高校发展、大学生个体素质培养都有重要意义,以大学生主体性为导向培养其创新意识,必须要遵循相应的原则:主体与激励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评价与指导相结合。同时在原则的基础上建立相关的培养机制,从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和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保障和激励机制四方面来促进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97.
刘显利 《求索》2013,(8):74-76,252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人民群众创建革命根据地,成立苏维埃政府,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与中国民间传统劳动互助形式相结合.创设“耕田队”、“劳动互助社”、“犁牛合作社”等农业生产互助合作形式.并在相关政策文件的指导下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呈现出战时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特点。它的产生和发展,为改善革命根据地人民的生活.支援革命战争.积累了宝贵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98.
刘勋昌  胡凯 《求索》2014,(3):15-18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取向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为了实现中国梦,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和民族复兴的使命观。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取向,才能描绘中国梦的科学蓝图,科学规划中国梦的实施战略,并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99.
正卢苇菁所著《矢志不渝: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以下简称为《矢志不渝》,英文原著名为True to the Word:The Faithful Maiden Cult in Late Imperial China),于2008年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曾获美国Berkshire女历史学家学会"首部著作奖"。秦立彦所译中译本,2012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围绕明清时期特有的贞女现象进行历史描述,展现了赋予贞女现象意义并被贞女现象影响的明清社会和文化。  相似文献   
100.
历史之谜的求解进路及其科学结果,充分体现了意识形态批判和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之间的张力同构。马克思将“历史之谜”提炼为人同自然、同社会之间的矛盾,以意识形态义理阐发和现实导向之间的深层关系为立足点,以人的劳动本质为切入点,探寻到异化现实“必然构成”的破解之道。以“历史之谜的解答”为研究视域,厘清意识形态批判同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之间的逻辑互动,对于充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挖掘马克思主义现实价值,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