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4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篇
法律   227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37篇
综合类   8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人民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职能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制约人民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最突出的问题,是我国法律尚未明确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职能。人民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既缘于公民、环保组织、行政机关的局限性,也是人民检察院履行其职能的必然要求。人民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具有形式正当性和实质正当性。不断完善的立法将克服法条主义的缺陷,为人民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12.
在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中,应通过制度完善,赋予海洋科学研究者以保护海洋渔业资源主体之法律地位;在我国同周边国家成立的渔业联合委员会中设立海洋渔业资源保护科研机构,因海制宜地研究、推行、监督、实施海洋渔业资源保护项目,以项目来带动、促进、保障海洋渔业资源保护行为;将科学技术与法律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设计海洋渔业资源保护规程,利用规划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许可证制度、监测制度等法律制度规范研究者、管理者、开发者在项目的规划、任务执行、评估过程中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3.
依据中国现行法应对渤海溢油事故,行政罚款的力度有限,生态损害索赔的现行法依据不足,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也难认定。建立海上溢油损害赔偿机制、确立海洋溢油生态损害防治各项制度,是中国应对海上溢油生态损害的当务之举。以生态系统管理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增进生态利益的保护和预防、控制生态损害发生为立法目标,确立海洋生态系统管理立法模式,完善海洋生态系统管理法律制度建设,是应对海上溢油生态损害的立法进路。  相似文献   
114.
美国已建立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oil spill response systems),通过各级政府部门统一协调,集中处理海上溢油事故。应急计划(contingency plans)贯穿应急行动的始终,成为溢油应急工作的执行蓝本。美国政府通过溢油信托基金(the oilspill liability trust fund)及发放补贴的形式,为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提供资金保障。  相似文献   
115.
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共同选择。海洋凭借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碳汇能力,发展低碳经济大有可为。本文拟从我国海洋国情出发,分析发展海洋低碳经济的意义与可行性,并提出了初步的思路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6.
闵晓涵 《法制与社会》2011,(15):259-260
安乐死问题是一个涉及医学、法学、伦理学等多学科的极其复杂的问题,从其出现时开始,各国对安乐死的争议就没有停止过。无论是在安乐死已经合法化的国家还是在法律对安乐死三缄其口的国家,医疗实践中病人通过安乐死的方法结束痛苦生命的做法大量存在,而各国法律对安乐死能否合法化也做出了不同的规定。本文认为,安乐死的存在有其正当性和合理性,大量安乐死案例的出现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但从我国目前的社会环境出发,安乐死合法化在当前中国不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7.
杜成亭 《学理论》2012,(5):72-73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八部分第121条对岛屿制度作了规定,涉及岛屿的定义,何种情况下可以构成岛屿,何种不能成为岛屿等问题,并对岛屿的法律地位作了一个大概的定位。实践中岛屿在海域划界时的作用可分为完全效力、部分效力、零效力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8.
孙晓哲 《学理论》2012,(5):74-75
1 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大陆架划界问题上没有规定统一的法律标准,在经济全球化陆地资源可利用日益减少的背景下,蓝色圈地运动逐步酝酿,沿海国对大陆架权利的合法行使没有法律标准可言。大陆架划界的司法实践中怎么适用《公约》规定,这一直是国际海洋法研究的理论热点。目的在于揭示公平原则的法定含义,厘清公平原则与其他划界方法的理论关系,试图构建一个符合《公约》宗旨的多层级大陆架划界体系,通过黑海大陆架划界案探析公平原则体系的最新走向,并通过此案的新动向提出中日东海大陆架争端的可能得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9.
集合概念的人类与类概念的人类是两个性质不同且极易混淆的概念。人类环境危机语境中的人类是集合概念的人类,这个人类的环境也是整体的地球环境。代际公平理论建立的基础是集合概念的人类以及这种人类的地球环境。集合概念的人类是一个整体,无法承受"代"的分割,地球环境也不是可供继承的财产。代际论者构筑的多个人类并存并以地球环境为继承对象的理论既不合乎逻辑,也不符合客观事实,是荒诞的理论虚构。  相似文献   
120.
一项新制度能否持续开展并加以制度化,既取决于立法主体的共同认可和支持,也有赖于规范化程序的保障。立法后评估制度的推行不应当是立法机关临时性有选择地挑选某一部法律法规的"试检",而应当是以法确立的长效性的常态化制度。将基于有效期制度的立法后评估启动机制与基于评估预警期限制度的立法后评估启动机制有机衔接、相互配合,建立起规范化、持续性、常态化的立法后评估启动保障机制,可以有效避免立法后怠于评估和随意启动立法后评估的发生,从而充分发挥立法后评估机制在有效运用立法资源,提高立法质量方面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