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4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篇
法律   227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37篇
综合类   8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行政问责制是责任政府的制度化体现,我国在2003年"非典"危机中启动的行政问责制,已经逐步走向制度化、法制化的道路.本文主要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实施行政问责制的现实困境及完善的路径选择.认为我国行政问责制在制度供给以及制度实施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要完善我国的行政问责制,应该从增加正式制度的供给、改善非正式制度的落后现象、改善实施机构及其有效性等方面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142.
洪乐为 《法制与社会》2011,(21):186-18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近年来,我国一系列的“非典型”暴力犯罪案件引发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其犯罪主体是属于受教育程度良好,社会地位较高的社会“优势群体”。本文以“知名医学专家肖传国雇凶伤人案”、“原济南市人大主任段义和炸死情妇案”、“原温州瓯海区委书记谢再兴杀害情妇案”为例,对当代中国社会“优势群体”的暴力犯罪心理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的犯罪预防机制。  相似文献   
143.
一、多校区大学教育问题的出现与困扰我国大学多校区教育问题是随着大学扩招与建设新校区的热潮出现的.这并不是在否定以上两种现象.研究相关资料可以发现,截至2009年,中国高校扩招走过了十年.十年来,大学招生规模以年均约30%的速度递增.笔者认为,十年扩招给我国带来的最大好处是一种公平,高等教育的公平.它使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0.5%增加到23%,使更多的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有机会走进大学校园实现自己的梦想.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项贤明教授认为,"扩招增加了受到高等教育的社会成员在整个社会中所占的比例,促进了社会成员素质的普遍提高,为长远的国家崛起战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在项贤明看来,十年扩招给我国大学发展带来的最大影响,是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迈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也就是高等教育实现平民化,让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到了相关的教育,这与笔者观点多少有些吻合.  相似文献   
144.
近些年,无论是环境法学界还是环境实务界,都期待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能尽快在我国建立。被称为我国海洋环境生态损害赔偿第一案——"塔斯曼海轮"案件(以下简称"塔"案),对于环境公益诉讼的研究者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但是,有些学者对该案的环境公益性仍有质疑。所以,对于这一事件的环境公益性剖析还有待进一步辨明,以助力于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145.
146.
新《律师法》的出台使得律师角色定位问题再起纷争,其核心焦点集中在律师的商业属性与社会担当之间的争辩。针对各种理论纷争,借鉴客户类型理论,深刻理解新时期律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工作者角色定位的本质内涵、基本要求和肩负的职责使命,进而深入剖析了律师角色重塑的可能进路。  相似文献   
147.
正义是人类文明发展长河中一个永恒不变的旋律,历代法律思想家及法律学者对正义内涵的诠释,建构起正义丰富多彩的内容。从苏格拉底为实现罗马法制的正义而饮下那杯毒酒,到当代西方法学流派各抒己见的正义之争,其中包括正义是否存在以及是否被包含在法律之内,有关正义的见解层出不穷,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正义的必定会与时俱进,更加体现其博大精深的深邃内容。  相似文献   
148.
王燕 《法制与社会》2011,(35):28-29
辨析仲裁第三人的概念、分类,并对有关仲裁第三人法理基础的学说进行论述,对这些内容进行比较和分析,提出个人对仲裁第三人制度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9.
提单产生于14世纪的欧洲,最初仅仅是一份货物收据。随着远洋运输与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承运人开始印制格式提单,并在提单背面记载大量免责条款。提单背面条款除了免贵条款外通常还有关于争议解决的仲裁条款。提单仲裁条款在海商法律制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是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救济中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0.
随着北极冰盖的融化,北极航道已经实现商业化运营,白令海峡作为取道北极航道的必经之地,具有显著的战略地位。白令海峡是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其沿岸国美国和俄罗斯之间存在较量与合作并存的关系。一方面,两国对法律地位认知、北极航道利益追求以及军事安全方面存在对抗和摩擦;另一方面,两国在冷战时代低政治合作持续存在的基础上,随着北极冰融,白令海峡的关系较之前有回暖之势,两国较量趋于有限缓和,合作会更加常态化。同时,随着北极多边合作的深入推进,未来有望在白令海峡实现多元治理,这也将深刻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利益攸关方对白令海峡共同治理的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