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4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篇
法律   228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37篇
综合类   8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赵雷 《法律科学》2015,33(2):18-29
对当前互联网络广泛应用背景下的热点案件及其背后的理性,我们缺乏深入的研究。以晚近发生的李天一案作为观察对象,实证数据表明,此类热点案件主要体现在民众愤怒情感的集中表达,而民众的愤怒和他们认知或想象的司法不公紧密相关。民众的情感和认知存在非理性成份,一个表现就是热案中品行性证据的应用。并且,民众不但把品行性证据用于个人,而且用于对司法机关的司法行为的判定,后果就是对司法公正的本能怀疑,并对司法活动形成压力。作为卢埃林讨论的民众法概念的演示,借助网络的传播和聚合作用,热案现象展示出的民众法更有力量,对我们的司法的冲击也更强,提示我们需要研究如何让民众更准确地感受司法公正,为一些从人们的情感和认知特征入手的对策提供了可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2.
陈晓聪 《法制与社会》2014,(11):190-191
中国古代法律尤其是唐以后的法律对佛教寺院行政管理都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唐以后逐渐完备,主要体现在三纲制度、僧官制度和寺院的三层等级制,对佛教寺院进行有效管理,与佛教寺院习惯法一道为僧团的发展提供了制度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3.
信访制度是富有中国特色的表达民意的窗口,是我国一项特殊的民主政治制度,兼有权利救济的功能,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政治法律制度,信访制度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伴随着产生了许多现实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信访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借鉴欧洲的监察员制度和其他请愿制度,探索解决信访问题的有效途径,从信访权作为基本人权的地位出发实现信访制度的完善和法制化,这在当今推动我国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4.
随着北极冰雪的消融,北极的经济、政治、军事价值日益凸显,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北极事务作为全球性事务的一部分离不开域外北极利益攸关国的参与。中日韩北极利益攸关国的共同身份决定了其相似的北极利益诉求,而利益的相似性又影响了其北极政策的制定,使得北极政策也体现出共同性。中日韩合作参与北极事务能够提高政策的实施效率,并且各国以往在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科学考察、航道利用以及资源开发方面的合作经验为其合作参与北极事务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可靠的路径,使得中日韩合作参与北极事务具备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5.
王晨光 《和平与发展》2015,(3):64-77,112,113
2013年,中日韩被接纳为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后,三国北极合作的议题变得更具现实意义。当前,中日韩在北极事务上因相同的身份认同、相似的利益诉求和相近的政策实践而存在合作的基础和动力,但由于中韩两国与日本关系紧张、美国因素的干扰以及中国北极威胁论的存在,三国北极合作之路面临诸多障碍。因此,中国需要以现有涉北极国际制度为基础,以科研等低政治领域的制度化合作为突破口,以中韩合作带动中日韩合作为路径,避免和消弭中国北极威胁论的影响,积极参与和推动三国的北极合作。  相似文献   
176.
《现代法学》2017,(2):166-180
有关法律学说和实践关于公众人物隐私保护问题缺乏有效的分析思路。围绕立法形式的争论和概括性的价值平衡学说无助于推进学界与实务界的思考。在二元社会分层视角和多元规制视角之下,公众人物隐私保护不但会影响社会知名人士借助个人信息控制获得的各类利益,也会影响普通人的信息决策和信息消费行为。民法人格权制度中的公众人物隐私规则由此会产生复杂和多面的社会影响,研究者和制度实践者需结合具体社会制度语境对此做细致分析。  相似文献   
177.
不真正连带债务是一种特殊而重要的债务类型,其构成要件独特,与连带债务、补充责任、请求权竞合等制度存在着重要的区别,有着自身独特的价值。不真正连带债务在立法中的规定存在一定缺陷,尚待完善。  相似文献   
178.
同春芬  王珊珊 《求实》2017,(11):61-70
积极推进老龄服务的社会化是应对老龄社会的必然选择。我国养老服务社会化改革源于20世纪80年代,但发展缓慢,面临政策支持不到位、市场机制不完善、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等多重困境。基于西方福利社会思想和我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现状,从国家、市场、社会关系及角色的角度出发,推进我国老龄服务社会化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一是完善顶层设计和相关法律法规;二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三是培育立足于社区的服务型社会组织,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四是发展智慧养老,促进老龄服务的信息化。  相似文献   
179.
论我国立法后评估启动的常态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书全 《法学论坛》2012,(3):135-141
一项新制度能否持续开展并加以制度化,既取决于立法主体的共同认可和支持,也有赖于规范化启动程序的保障。立法后评估的推行不应当是立法机关临时性有选择地挑选某一部法律法规的"试检",而应当是以法确立的常态化制度。基于有效期制度的立法后评估启动与基于评估预警期的立法后评估启动有机衔接、相互配合,可以有效避免、克服立法后怠于评估和立法后评估随意启动的弊端,从而保障立法后评估启动的常态化。  相似文献   
180.
抵押物转让制度关系到抵押权人、抵押人和抵押物受让人三者的利益关系,本文在剖析我国关于抵押权转让的立法演变的基础上,以“物尽其用”和“利益平衡”两大理念为指导,提出建议构建我国抵押物的转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