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19篇
世界政治   92篇
外交国际关系   58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63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21.
自入主白宫以来,特朗普带领共和党在废除和替代奥巴马医保法案的道路上孑孓前行,国会两院提出的数个版本的替代法案在投票中均因赞成票不足而惨遭挫败。然而,如果站在历史和全球的维度考察该现象,则可发现致使特朗普团队威信受损且长期胶着于其中的医改困境既非空前的,亦非偶然的。为了能了解此问题背后蕴含的系统化动因,本文希冀借助保罗·皮尔森等人提出的福利制度新政治学理论框架和相关概念,阐释特朗普推动新医改计划的举措和美国社会的"过敏反应",剖析个中阻碍因素,并揭示医改进程的未来走向与启示。文章最终旨在佐证两项判断:其一,作为客观因素的制度的固有属性本质上未能充当当前医改的外源性动力;其二,当前美国所处的国际大环境、国内的经济和社会形势以及颇具主观色彩的国内政党角力致使特朗普医改难以摆脱福利紧缩时期的改革魔咒,改革的内生性动力不足。  相似文献   
122.
2月13日至17日,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了正式访问。这次访问内容非常丰富,基调非常积极,意义非常重大,对于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推进两国基于互相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建设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3.
当前的美国经济形势和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经济形势和走势如何是当前国际社会关心的问题。美国经济中长期走势如何?近期经济走势又如何?美国经济前景将有什么特点?作者对这些问题均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4.
新技术产业革命与美国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皓 《当代世界》2013,(4):58-60
始于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至今仍在进行中,作为这场危机的发源地,美国仍然面临着持续不振的经济状况和严重的失业率。因此,奥巴马总统第二任期的最主要任务将是改善美国经济,提高就业率。此次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政府挽救经济的主要措施是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即增加货币发行量,不断提高债务上限,由政府出面挽救金融业、  相似文献   
125.
袁征 《当代世界》2014,(5):22-26
<正>在考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外关系时,人们会发现美国时不时会推出新的外交战略。奥巴马政府也不例外,推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鉴于美国超级大国的国际地位,其对外战略调整往往会引发全球和地区内一系列联动效应,因而引发人们的高度关注。二战后美国对外战略:调整与变化对外战略是指主权国家在对外关系中较长时期内带有全局性的谋划。所有具体的外交政策举措则是围绕对  相似文献   
126.
刁大明 《当代世界》2014,(11):29-31
<正>2014年11月4日是美国的中期选举日,届时国会众议院全部435位议员及6位无投票权代表、国会参议院36位议员、36个州的州长、3个属地的行政长官、46个州的州议会等都将面临改选,可谓是仅次于总统大选的重要政坛洗牌,直接牵动着奥巴马政府内政外交的走向,并将对中美关系的稳步发展造成重要的影响。2014年国会中期选举的主要影响因素作为美国政治的"停车检修",中期选举多以美国内政外交的重大挑战作为核心议题。[1]从2014年国会中期选举的发展态势看,经济与就业  相似文献   
127.
张一飞 《东北亚论坛》2023,(6):33-47+125
美国五角大楼1946年出版的《心理战大纲》将心理战定义为“使用宣传或其他具有军事属性的相似手段在与敌国的对抗中获胜的方法”。在认知域日渐成为中美战略博弈主要场域的背景下,美国对华心理战的具体操作包括:塑造议题、攻其不备;骤施强压、关键替代;轻诺寡信、出尔反尔;恶化形象、挑拨离间;动员民众、增强弹性。该战法的底层逻辑是:通过制造意外情境,诱发对象国决策层出现心理失衡和行动错乱,进而使对象国承受物质损失、计划失败,甚至国家崩溃等物理域的严重后果。美国在对华战略与政策中实施心理战的自控能力和道德底线日益降低,这将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外交格局、美国的战略运筹和全球霸权、中美关系,乃至全球局势均造成消极影响。为有效应对美国对华心理战,中国必须拓宽心理防线、增强心理弹性;凝聚社会共识、直面客观问题;疏通传播渠道、加强国际共情;反向战术破袭、渐趋攻守平衡。  相似文献   
128.
卢宁 《美国研究》2012,(3):132-144
2012年无疑是中美关系史上又一个比较关键的年份。中美两国在这一年都要进行领导层的更替,对奥巴马执政以来的亚洲政策及中美关系做出某种意义上的小结,并向中美两国未来的领导者建言献策,似乎"正当其时"。曾担任奥巴马政府国家安全委员会东亚事务高级主任的杰弗里·贝德(Jeffrey A.Bader)2012年推出了新  相似文献   
129.
刁大明 《前线》2013,(12):202-202
嘉兴南湖的游船、遵义会议的转折、三大战役的胜利、社会主义探索的曲折和改革开放的成就,这些党史国史的重要史实广为人知;然而,对于党的对外交往史,人们却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130.
袁征 《国际安全研究》2013,(1):67-78,156,157
奥巴马第一任期内的中美关系总体来讲还是比较平稳的,但也出现了起伏。一方面,中美之间的相互依赖不断加深,彼此需要对方的合作;另一方面,中美之间又存在着结构性的矛盾,分歧和摩擦不可避免。随着美国亚太再平衡的推进,双方加强合作的同时,中美互疑加深,博弈加剧。回顾过去四年中美关系发展的轨迹,有助于我们判断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随着奥巴马的连任成功,未来美国对华政策的基本框架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连续性要大于变化,未来中美关系还将是合作与竞争并存的状态。不过,未来美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会进一步凸显:在寻求对华合作的同时,美国对华的牵制和防范也在加强。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中国必须以自己的两手对付美国的两手,而加强协商与沟通、妥善处理相互之间的分歧和矛盾将成为中美关系能否良性发展的关键。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中国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为民族复兴营造更好的环境,推动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