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44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4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47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125篇
中国政治   143篇
政治理论   54篇
综合类   96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韦民 《学习月刊》2011,(17):41-42
南海争端已然延宕了30多年,正逐步演化为东亚的外交角逐场与中美关系新的碰触点。它不是中国与当事方之间的小问题,而是一个涉及中国外交战略的大问题。美国因素是这个问题日趋复杂化、危险化之根源所在,也是中国解决南海争端中不得不面对的重大变数。一、干预南海争端是美国制衡中国的战略筹码  相似文献   
62.
大国和大国关系属于历史演进中的概念,也是国际秩序得以维持的国际制度。中国提出新型大国关系主要出于防御目的,希望能够和平崛起、在国际社会中得到应有的尊重,以及为维护国际秩序发挥自己的作用。新型大国关系能否建立,关键在于美国是否真正接受中国的崛起,中国是否被接受为具有合法性的大国俱乐部成员,参与国际规范和规则的制定和修改,同时也取决于中国自己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63.
2011年8月5日,美国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宣布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自1941年以来一直维持不变的最高级AAA级下调一级至AA+级,且评级展望为负面。标普就此决定解释称,美国联邦政府在提高债务上限问题上陷入的政治僵局表明“美国决策与政治体制的有效性、稳定性和可预见性都在降低”。  相似文献   
64.
中国改革开放的主要成果之一,就是中国综合实力的快速增长,因而在国际社会中出现了一个广为瞩目的"中国崛起"现象。中国的崛起正在给西方主导的国际社会带来意义深远的影响,而从根本上说,中国的崛起与国际社会的关系之核心,在于中国如何对待国际社会的行为规范。西方主导的国际规范本身始终处于变化、发展过程之中。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非西方大国,面临着国际规范变迁这样一个主要由西方构建出来的社会事实。人权、民主等原则被认为是国际新规范或"新文明标准"的重要内容,中国不得不选择应对国际规范变迁的政策,而中国的政策选择会极大地影响未来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5.
台湾的"国际空间"问题或曰对外交往问题既是处理两岸政治关系的关键性议题,也是岛内"台独"势力直接操弄、塑造悲情意识凝聚民意的一个有效的工具。在两岸关系大发展、大交流的新形势下如何解决它,已经成为两岸互动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解决台湾"国际空间"问题主要体现为台湾参与国际组织和"邦交国"关系两方面。祖国大陆应从战略高度上认识解决"国际空间"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应当灵活务实、循序渐进,找出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  相似文献   
66.
张玉宝 《理论月刊》2012,(1):183-18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对欧洲社会民主党产生了显著影响。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社会民主党开始在意识形态、群众基础、纲领政策、组织方式以及竞选策略等方面进行转型。虽然经过改变后的社会民主党在二战后的欧洲政坛上保持了重要影响,但转型也给社会民主党带来了新的问题,如认同危机、组织危机、执政危机等。所以,当前欧洲社会民主党必须尽快克服转型带来的消极影响,才能获得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7.
邓集龙 《亚非纵横》2011,(3):48-53,16
冷战结束后,随着中印两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提高,两国都加强了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由于地缘政治与经济的影响,中印在东南亚地区存在竞争是客观存在的现实,这些竞争体现了中印对东盟"互利共赢"与"相互利用"政策的分歧和竞争。但竞争并不等于冲突,关键还要看中印两国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尤其是相互之间实行怎样的政策。  相似文献   
68.
罗艳华 《人权》2014,(3):34-38
2004年3月“人权入宪”不仅是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里程碑,也开辟了中国参与国际人权合作的新阶段,使得中国参与国际人权事务的力度和广度有所加强,中国在国际人权领域的影响力也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69.
大国间的领袖外交勇于展示个性,是领导人相互之间放下矜持、跨越文化和民族的差异、传递开放思维和性格特征的重要标志。中国总理李克强2013年5月19日启程的欧亚四国之行到5月27日圆满结束。在短短9天的行程中,李总理对印度、巴基斯坦、瑞士和德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完成了  相似文献   
70.
中美关系无疑是这个世纪全球最重要、但又是最复杂的双边关系。说"最重要",是因为美国和中国是当前世界的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2013年的中美关系注定是非常令人期待的一年。一方面,随着中国完成权力交接,一个更加年轻和更有国际意识的领导层已经完全走上前台。美国奥巴马政府的第二任期刚刚开始,内政和外交也在经历一波新的调整。双方都组成了新的外交政策团队,一批新人正在执掌两国的外交航船;另一方面,中美关系的竞争性在持续上升,两国关系中争议性的话题正在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