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7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5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2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71.
学术界对于当代中国外交的根本转型与分期问题存在一些分歧。本文从外交政策分析理论的视角出发,就外交政策的根本转型提出了三大标准,并将其用于研究当代中国外交。由此得出的结论与多数学者的观点基本一致,那就是当代中国外交经历了三大根本转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文章最后对当前中国外交的新发展及可能的未来走向也作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72.
本文以"知识考古"和结构主义为研究方法,以"跨大西洋危机"相关研究文献为分析对象,围绕着"伦理"、"权力"、"民主"三个核心概念,来探讨"跨大西洋危机"的诸解释模式及其背后所蕴涵的"二元主义"的思维范式和"元知识",认为正是这种"二元主义"的思维范式在一定程度上先验地建构和塑造了人们对于"跨大西洋关系"的判断和认知。  相似文献   
17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与北约理事会框架下的俄罗斯北约伙伴关系呈现出形式上的伙伴与实质上的参与者相结合的特点,从而使俄北伙伴关系表现出参与性伙伴关系的特点。综合来看,俄罗斯与北约的关系经历了从战略忽略到战略关注的发展过程,并呈现出阶段性、脆弱性、非对称性与象征性的特点。未来俄罗斯与北约关系的发展还必须在不断解决敏感性冲突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话,保障参与性伙伴关系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4.
杨益 《世纪桥》2008,(1):69-70
自然法思想是西方法学史上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美国世俗自然法学的代表人物富勒(Lon.L.Fuller,1902—1978)对其中所包蕴的法的价值进行了一番新的探索,为新自然法思想的发展前行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175.
赵隆 《国际展望》2010,(3):27-35
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性问题和议题对国际体系的重构进程、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国际格局的变革均产生重大影响。全球治理作为解决全球性议题的主要路径,随着议题的不断更新变化也呈现出新发展与新模式,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试图从问题变化和议题设定的互动,剖析当前治理模式转变这一重要特征,为中国参与全球一体化进程,特别是在国际体系转型中的全球治理体系内选择合理、恰当的角色提供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6.
随着中国的不断成长,周边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时代命题。作为一个中国化的概念,“周边”的含义已经超越了地理边界,成为一个由地理意义、政治意义、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交织而成的综合性的研究范畴。通过比较世界主要大国对于周边的理解,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可以为中国认识和处理周边问题提供借鉴。总的说来,中国的周边问题具有复杂性、功能性、整体性和全球性的特点,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影响。尽管目前在中国周边地区出现了很多突发的热点事件和冲突,但从历史的全面的视角来看,近年来中国与周边国家在经济合作、交通运输、非传统安全合作以及人文教育合作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存在着巨大的合作空间和发展机遇。只要坚持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在新的全球化形态下,中国与周边国家必将共同构建长期稳定的周边合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7.
韩冬涛  孔令兰萱 《德国研究》2013,(1):12-26,124,125
国内外学者多以短时工作制和施罗德政府推行的哈茨改革解释为德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出现就业"奇迹"的原因。本文通过分析认为,短时工作制仅是德国应对危机的惯用手段,哈茨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成德国良好的就业表现,而工资节制是短时工作制得以发挥作用和提高德国劳动力市场均衡就业水平的基础,即就业"奇迹"出现的深层次原因。需要注意的是,工资节制阻碍了德国生产率的提高,长期失业问题也未能得到解决,德国的经济发展存在隐患。  相似文献   
178.
20世纪50~70年代,中越同盟从形成、唇齿相依到最终的兵戎相见,主要源于两国对各自国家利益的不同认知和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分歧,但在冷战和中苏同盟分裂的背景下,苏联的外部作用也不容忽视。苏联的主要作用表现在:它在援越抗法时期促成了中国对越援助,是中越同盟的促成者;它凭借对越南的大量援助,实施离间战略,致使越南日益离心中国,是中越同盟的离间者;它依靠对越南的老挝政策、柬埔寨政策的支持,导致中越同盟完全破裂,是中越同盟的终结者。  相似文献   
179.
出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安全方面的考虑,欧俄双方十分重视共同近邻地区。在激烈竞争的同时,也开展了一些双边和多边合作,并出台了一些新政策和举措,其中最重要的是"东欧伙伴关系"和"跨境合作项目"。从总体上看,欧俄关系目前处于较稳定和正常的状态,合作是双方关系的主流。欧俄关系的未来发展与共同近邻地区国家的稳定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80.
叶海林 《同舟共进》2012,(10):13-14
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然而因为总面积不足5平方公里的11个小岛的主权争端,中日两国从官方到民间,对纪念活动都打不起精神来。实际上,即使没有钓鱼岛争端,在这两个国家谈论双边关系问题,也总是很难做到心平气和。中国与日本,地理上只是一衣带水的距离,心理上却可能疏离到了恨不得对方在某个夜晚搬到地球的另一端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