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7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5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2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 毫秒
21.
臧术美 《德国研究》2011,(3):37-43,79
对于欧盟地区政策的“经济、社会与地域效应”,欧盟官方和学者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共识:欧盟地区政策有效缩小了成员国之间的差距,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欧盟整体层面地区间的趋同,但并未有效遏制成员国内部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欧盟实现“经济、社会与地域聚合”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但欧盟官方与学者的结论之间也存在很多不同之处,诸如其各自重点关...  相似文献   
22.
东北亚和中亚地区凭借丰富的油气资源,在世界能源版图中的地位日渐上升。近年来,中亚地区油气合作发展迅速,但是在资源总量上更具优势的东北亚油气合作之路却充满曲折。在地区性统一能源市场形成之前,政府间多边协调机制仍然是东北亚油气合作的现实选择。中国在互利双赢的理念指导下,以良好的政治互信为基础,以油气运输管线为纽带,通过以双边合作为主、双边合作带动多边合作的方式,循序渐进地稳步推进了与中亚国家的油气合作。因此,中国在推动地区油气合作方面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提高了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理应在推进东北亚油气合作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要在竞争中取胜,需讲求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地利、人和思想已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其中“地利”思想更是被进一步发展,形成一套非常系统的理论,即地缘政治(geopolitics)理论。当今世界,任何国家和地区在制定发展战略时,都要将地缘政治因素纳入考虑范围。事实上,地缘政治理论包含非常丰富的思想,它不仅对国家宏观战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地区局部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4.
军事力量观的嬗变与大国崛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现实主义理论视野中,军事力量具有权力与安全的双重属性,大国对权力和安全的追求在军事力量层面取得高度一致,这一点在大国崛起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证实。军事力量成为大国崛起的重要变量,也成为理解大国崛起的关键。二战特别是冷战后,军事力量在权力与安全中的效用发生了变化,导致人们的军事力量观发生转变,军事力量不再被简单地视作权力与安全的化身,出现了忽视、弱化军事力量的倾向。但战争和冲突的根源尚未消除,军事力量依然是保障大国权力与安全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25.
环境问题在客观上对俄罗斯国家形成了威胁,主观上俄罗斯已经把环境问题确认为安全问题,环境安全已成为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环境立法、改革环境管理体制、实施生态鉴定制度等一系列措施,俄罗斯有效地减少了国内环境问题造成的安全威胁;对于外部因素造成的环境威胁,俄罗斯通过国际环境安全机制,积极推动和参与国际环境合作。  相似文献   
26.
德国住房模式作为欧洲住房差异模式中的一个子模式,其住房市场在金融危机下的出色表现不仅体现了德国住房管制的独特性,同时也为深入研究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特别是住房市场稳定和经济增长的双向关系,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典范。  相似文献   
27.
英俄两国围绕利特维年科事件发生的纷争,其激烈程度几乎可以与冷战时期的同类)中突相提并论,两国关系由此陷入低潮。英俄之间的这场纷争是长期以来两国关系演变的结果,也是战后东西方势力较量的缩影。造成英俄产生纷争的主要原因有:两国对于重大问题的立场存在分歧;在双边关系方面不断发生摩擦和冲突;仍在进行针对对方的间谍活动和驱逐行动;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不够,其根本原因在于俄罗斯实力的迅速恢复和增强以及随之而来的国家目标、国策和战略调整。英俄纷争的走向,在短期内尚难看到缓解的迹象。但从长期来看,英俄关系不大可能因这场纷争而发生剧变,其负面影响应当较为有限。  相似文献   
28.
对于俄罗斯而言,叶利钦时代与普京时代的转型既是一个延续的过程,但又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体现出一定的断裂性。自上个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开始,俄罗斯改革的目标,至少在口头宣示上,与其说是从极权体制向民主制度以及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不如说是要从叶利钦时代转型形成的制度陷阱——非效率制度均衡中脱离开来,试图通过增加国家能力的途径建立新的效率制度均衡。运用“第二次转型”的理论范畴有助于全面认识发生在俄罗斯的由传统体制向现代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的转化以及与此相伴的社会转型进程,能够对叶利钦时代俄罗斯之所以败、普京时代俄罗斯之所以兴提供一种新的解释,同时,这也表明原社会主义国家转型具有丰富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9.
如何看待俄罗斯150多年来所经历的艰难曲折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如何看待俄罗斯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个体性“路径选择”与迈向现代化的整体性世界历史进程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俄罗斯的现代化进程既展示了其作为后发型、外源性现代化国家所经历的普遍规律,又鲜明地反映出具有显著民族性格和文明特征的特殊性。俄罗斯道路的这种现代普世性与传统特殊性的合一,显示了现代化“路径依赖”的多元维度,是历史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30.
张润 《东南亚纵横》2010,(12):95-98
美国外交思维具有四个特点:绝对安全的目标追求,反对革命的保守心态,技术本位的解决模式以及强烈的主动性和攻击性。这些特点源于美国独特的国情。美国的霸权心态既是这些特征的高度概括,也是其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