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24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以实施新经济政策为特征的1920年代的苏联,产生了包括卖淫现象等在内的许多消极的社会问题,而卖淫问题在短时间内甚至呈现泛滥的势头。为消除此类问题,苏联政府做出很大努力,采取很多积极有益的措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举措并未取得预期效果,最终只好将类似社会问题政治化。  相似文献   
42.
务实与创业:当今中国青年的主旋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 2000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而具有重要标志性的一年。到这一年底,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即将完成,而“第十个五年计划”即将开始。走过“九·五”,中国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总特点是棗告别短缺,走向富足。社会的有效供给能力正在大幅度提高,物质产品的买方市场初步形成,供求关系已经发生历史性的变化。现实已经证明,体制改革的深化、经济增长的加速,无疑正在带来社会发展效应的日趋明显和个人发展机会的不断增多。以往历史进程所表明的——青年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43.
当代国际贸易发展新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力 《理论视野》2001,(5):34-36
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交换商品和服务的活动,是世界经济联系最古老的纽带,目前仍然是世界经济联系最基本的纽带之一。二战以后,国际贸易发展迅猛,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明显增强。为充分享有国际贸易所带来的各种益处,世界各国纷纷推行贸易自由化政策,多边贸易体制的国际协调作用越来越明显。以20世纪末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为标志,世界贸易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44.
近年来,随着国际油价持续飚升,俄罗斯经济实力的逐步恢复,它正试图改变欧盟东扩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战略挤压。俄一面谨慎地规避与美、欧的正面冲撞和全面抗衡;一面利用其外交、能源等优势,竭力在东欧、中亚、中东等传统政治舞台发挥作用,增强地区事务话语权,进而推动地区战略均势的重建,以维持和扩大本国的战略空间。中东地区因与俄罗斯有着密切的政治、经济利益,当前已成为俄罗斯构建地区战略均势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45.
无论从手段还是从目标的角度看,学习都是提升生活品质的关键因素,是"建设生活品质之城"的基石。杭州在打造品质教育方面可谓亮点纷呈。杭州提升学习生活品质应从"打响品质教育"、"提升全民学习力"、"将学习与休闲融为一体"、"促进教育公平"、"创建学习型城市"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6.
赵刚 《瞭望》2007,(26)
在地缘科技的时代,科技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安全的重要因素在谈论国际政治时,人们经常使用“地缘政治学”的概念。虽然它有着多元甚至模糊的含义,但是其中一个共识性的重要角度就是,地缘政治学等同于国际政治中现实主义的方法。20  相似文献   
47.
本文从两岸在WTO内的成员关系,世界和地区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两岸进行经贸合作的可能三个方面,分析加入WTO后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在分析周边环境后同时指出,加入WTO后,两岸经贸关系进入到一个以竞争和合作为内容的新时期.抓住机遇,共同发展,形成最佳的利益连接点,是当前两岸最迫切的问题.但在两岸仍然存在政治和意识形态分歧的现实条件下,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仅靠大陆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48.
国际安全秩序的变革与中国的战略机遇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总书记江泽民在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以下简称“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1]战略机遇期的出现既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大发展的必然结果,又与国际安全总体有利的大环境密切相关。目前,国际安全秩序正处于转换和变革过程之  相似文献   
49.
陈云《青浦农村调查》对调研方法的独创性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兆松 《党的文献》2005,8(4):84-90
陈云在<青浦农村调查>中,创造性地揭示了其独到的唯物辨证的调查研究观,典型调查地、比较研究地、交换意见地的三级调查地思路,多层次、多方位、多视角的五阶段调研模式,以比较研究地和交换意见地的调查修正、补充、丰富、检验典型调查地所得调研结论的方法.陈云对调查研究观、调查思路、模式、方法的一系列独创性贡献,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0.
明代,占城与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较宋元时期有了较大的发展,政治上保持睦邻的宗藩关系,经贸关系活跃,文化交流频繁。虽然到明中后期,占城国家式微,与明朝的交往也日渐减少,但是,两国始终保持着睦邻友好的关系。一、睦邻的宗藩关系占城,又称占婆(Champa)。“周越裳地,秦为林邑,汉为象林县。后汉末,区连据其地,始称林邑王。自晋至隋仍之。唐时,或称占不劳,或称占婆,其王所居曰占城。至德后,改国号曰环。迄周、宋,遂以占城为号,朝贡不替。元世祖恶其阻命,大举兵击破之,亦不能定。”①明代初期,占城是印支半岛南部的一个强盛国家,其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