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8篇
中国共产党   23篇
中国政治   36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2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以“无为而治”为核心,道家提出了自己系统而深刻的政治伦理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与民休息的施政策略。道家的施政策略及影响,实质是一种改革政治体制弊端的、以为百姓更好服务的政治伦理思想,其理论价值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2.
在影响台湾问题的国际因素中,东盟的因素不可忽视.东盟与台湾关系在20世纪90年代后得到全面提升,这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东盟国家的内部情况及其基本政策紧密相联.由于东盟的台湾政策,使得台湾问题进一步"国际化",外来因素的变数增加.但是,东盟对发展与台湾的关系也有一定的限度.  相似文献   
123.
"三农"工作上的创新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工作上的一个亮点.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标志着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作出"两个趋向"的新论断和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新判断,这为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提出"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乡村"的新方针,为"三农"工作制定了许多新政策;推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举措,为"三农"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新机遇.党中央的这些创新,使得过去五年"三农"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24.
城镇体系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之内由职能各异、规模不等,既相互分工,又密切协作的城镇组成的空间组织形式。它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和整体性等特点。目前合肥市域城镇体系存在诸多不足,本文试图从经济学角度剖析其原因,提出对策,构想以合肥经济区为基础的城镇体系,以期合理配置合肥市及其经济腹地的资源,发挥城镇的增长极作用。一、合肥市域城镇体系现状分析1.合肥市域城镇体系现状合肥市域由市区、肥东、肥西和长丰三郊县组成,城镇体系可分为:市区、城关镇、建制镇、村集镇四级。2000年,合肥市人口438万人,其中非农人口143万人,市区人口134万…  相似文献   
12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汽车尤其是小型私人汽车的消费量迅速增加,"汽车社会"准备不足将带来消极影响和不良后果."汽车社会"领域的政府应把工作重点从"缺位"、"越位"中拉回来;用汽车消费政策引导"绿色汽车社会";启动与汽车相关的服务业;并努力学习国外相关的先进经验.  相似文献   
126.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青少年的自我精神塑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严于律己、自强不息、以义制利、改革变通、克勤克俭,以及贵“和”等精神,都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当今青少年的自我精神塑造,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7.
新自由主义,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一刻也挣脱不了意识形态的纠缠.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双重助推下,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这种变化、调节必然要在意识形态和思想理论中有所折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更是触碰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新自由主义是国际垄断资本全球扩张的衍生物,经历了从经济学教条到意识形态的演变过程,它与马克思主义根本对立.  相似文献   
128.
青少年维权工作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是与青少年事务有关的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的光荣使命,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基于当前青少年维权工作机制存在不足和缺陷,从完善和构建新的青少年维权机制出发,提出了几点建议,力求对当代青少年权益进行全方位地维护。  相似文献   
129.
长期以来,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起了重要的作用,尽管传统节日文化的休闲文化有诸多缺失与遗憾,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休闲文化,但是在构建大众休闲文化的过程中,传统节日文化以其独特性、民族性为我们所重视,依然是构建大众休闲文化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0.
儒家历来强调德育的重要地位,本文探讨了儒家追求圣贤道德至善的德育目标,与法家避忌道德最坏的德育目标进行比较,进一步阐述了儒家德育目标对当代德育目标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