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83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52篇
中国政治   75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4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异地高考政策和各地方案的出台为广大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实现就地升学带来了希望,但在现实推进中仍面临着重重困境。为此,需要从复杂理论的视角,将异地高考作为一个复杂系统进行考察,对异地高考政策困境的复杂性加以考证,正视异地高考政策目标群体利益关系的非线性、政策与环境间的交互性,以及政策执行中的自组织性所衍生出的相关问题,坚持公平价值取向,以学籍控制准入,同步改革户籍制度和高考录取政策,并建立经费筹措和保障机制、监督和问责机制,以破解异地高考政策难题。  相似文献   
122.
本文将吉本芭娜娜神秘小说分为三种主要类型,认为《月影》是对日本古代神话传说的发想;《哀愁的预感》是对悬疑小说的一种再创造;《甘露》则是集中展示神秘精神的文本。同时认为,神秘介质与吉本芭娜娜的小说风格之间之所以呈现出上述关系,与作家幼年时代的特殊经历,当代日本社会宗教热的走向与影响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23.
《1973年的弹子球》是村上春树的“青春三部曲”的第二部,问世以来被批评界视为“过渡性”作品予以忽略。本文以作家的写作背景和文本为中心,认为这部作品是日本战后一代的生活经历的凝聚与提炼,从而构成了对形象内心世界的递进式的探索,在主题与艺术手法上均系《且听风吟》的姊妹篇。  相似文献   
124.
“媚俗”这一概念通过米兰·昆德拉的小说及其理论的传播在我国引起过较大反响,理论界对“媚俗”往往持批判态度。马泰·卡林内斯库在其著作《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中把媚俗艺术与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后现代主义并举,认为媚俗艺术是现代性的典型产品之一,成为现代性的本质特征。在现代性的视角下,理解媚俗艺术特别是其与先锋派的对立共生关系,对我们全面理解媚俗艺术的本质、特征、存在意义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25.
转喻研究由来已久,本文对国内外语言学界的指称转喻研究进行梳理,追溯指称转喻研究历经的四种视角:修辞视角、结构视角、认知视角和符号视角。在这四种理论视角中,影响最久远的是修辞观,当今最盛行的是认知观。未来对于指称转喻的研究需要将认知视角与功能视角结合起来,既要关注指称转喻使用的个体维度,又不能忽视指称转喻使用的群体特征。  相似文献   
126.
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打破了传统音乐思想和理论的束缚,以多元发展、对立兼容的姿态开创着艺术审美的全新风格。尽管对于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人们褒贬不一,但事物的存在与发展定有其客观的理由,因此,要深入的对西方现代音乐艺术的内涵进行阐释,并要把对西方现代音乐的欣赏、理解和创作的认同建立在对其艺术表现的思考与把握,建立在对艺术发展时代背景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显而易见,对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艺术内涵的阐释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7.
本文从海德格尔提出的"语言是存在的家"这个命题入手,整合东西方人类文明的结晶,提出维度还原的理论构想,探讨了承载诗性智慧的耦合图式符号学的理论构成以及其相应的功能属性。  相似文献   
128.
129.
2006年至2016年的妇女/性别研究以基地为依托,学科建制有序推进,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此前无固定专职人员、无经费、无场地的落后状况;妇女/性别学术研究日益精进,成果丰硕,开始影响、推进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社会性别教育与培训、社会服务初见成效,其行政合法性、学术影响力、社会认可度逐步上升.但仍存在基地机构建制变动不居、经费来源少且不稳定、主攻方向不凸显等阻碍妇女/性别研究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亟需借鉴国内外的有益经验探讨突破这些发展瓶颈的策略,以推动妇女/性别学科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30.
小泉八云和张伯伦同样作为明治时期两大西方的日本研究家而知名,然而二者对明治日本的认识却截然不同。小泉八云将“有机的遗传”融入到自己的日本文化论中,认为日本人精神层面的优点来自其“祖先崇拜”,是一种“死者支配”的体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他的东洋礼赞和西洋批判。与此相对,张伯伦则是文化传播理论的支持者,他认为西方的优势文明必将取代日本落后的文明,是典型的西洋至上主义者。本文从比较文化论的角度,采取实证的方式,解析了明治时期两大日本人研究家——小泉八云和张伯伦的明治时期的日本认识迥异与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