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7篇
  免费   505篇
  国内免费   21篇
各国政治   370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2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76篇
法律   157篇
中国共产党   583篇
中国政治   585篇
政治理论   325篇
综合类   1026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267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265篇
  2008年   297篇
  2007年   311篇
  2006年   323篇
  2005年   289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1.
新加坡是以华族人、马来族人和印度族人为主的多民族国家。面对多个民族、多种语言、多元文化 的现实, 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语言教育政策的制订和实施。多语政策和双语教育是新加坡的立国之本, 是其经济 繁荣、族群和睦、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新加坡现行的语言政策, 是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不断调整和发展 而来, 是新加坡政府长期推行“实用多元主义的多元语言政策”的结果。  相似文献   
912.
美国思想库以影响政府决策为目的, 但它能否最终影响政策, 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 赖于思想市场上的意见竞争所形成的舆论传播结构与形态等多种变量。本文将思想库的意见影响 力纳入到舆论传播的宏观视野下加以审视。  相似文献   
913.
19世纪的小说《白鲸》, 在写作手法上显示了许多20世纪元小说的特征, 说明作家在 小说情节、小说作者与小说形式等方面的自我意识。这些思考的目的, 是暴露小说作为人为构建的 虚拟本质, 使读者质疑语言这个媒介, 甚至质疑通过语言传达的客观现实  相似文献   
914.
2014年以来,中亚安全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塔利班频频越境袭扰,"伊斯兰国"不断向中亚渗透,加之跨境贩毒的有增无减使得中亚面临的安全压力不断增加。中亚安全形势变化的背后有着较为复杂的原因,其中既有美国对中东和阿富汗政策调整的因素,也有中亚国家自身政治经济军事体制转型过程中诸多问题的反应,此外还与中亚地区复杂的历史和民族问题有关。中亚安全形势的变化不仅迟滞了中亚国家的社会政治转型进程,还对参与该地区博弈的俄美欧等大国,尤其是对俄罗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中国西北边疆的安全及即将实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也带来了较大的挑战。虽然目前中亚安全形势总体上仍在可控范围,但是中亚安全问题解决的前景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中短期内中亚的安全形势难以大幅改观。未来,我们必须要从多边、双边和个人等多个层面入手,加强国际合作,以有效应对中亚安全问题对中国的威胁。  相似文献   
915.
截止到2005年, 我国的国际收支出现了长达11年的双顺差现象, 外汇储备大幅 度增长, 成为国际上储备最大的国家, 这在国际经济发展中是一种反常现象。这是由于我国的货 物出口、引进外国直接投资长期快速增长和短期资金大量涌入进行投机形成的。我国国际收支双 顺差是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结果, 但其中也同时存在着国家经济不稳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916.
法兰西文化历史悠久,灿烂辉煌。其所表现出的高雅的审美聚合和不凡的文化积淀折射在英语语言中。英语受法语语言和文化影响的痕迹比比皆是。从学术用语到日常生活用语,都可以发现带有“法语味”的英语。很多英语单词和法语单词长得差不多。英语中约有30%的词汇来源于法语。法语文化在英语中渗透之广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对初学法语的人来说,从英语入手亲近法语文化不失为一个良机。  相似文献   
917.
中国文化"走出去"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是中国文化外交战略的一个重点。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基本动因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在冷战后与全球化相互叠加的时代,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上升;二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需要;三是中国文化自信心的提升和政府外交观念的更新。当前,尽管中国文化外交与文化"走出去"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也面临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我们在文化与软实力关系上存在认识误区,简单化地将文化"走出去"等同于赢得软实力;二是相比于西方,当今中国文化处于结构性弱势地位,"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本身存在多元价值冲突,因而在如何选择中国的文化价值观进行外交上存在困境。化解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应注意两点:一是争取国际话语权,努力改变中国在国际文化价值观中的结构性弱势地位;二是重构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在文化现代化、国际化与保持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  相似文献   
918.
党的二十大报告就“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出详细部署,强调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本文基于政策工具理论搭建“政策工具—人力资源管理环节—政策发展阶段”三维框架,对306份我国国际人才引进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国际人才引进政策存在政策工具比例不够均衡、政策环节需要有效衔接、一体化协同的国际人才引进机制尚未充分形成、政策生态环境需进一步优化等问题,据此提出了我国国际人才引进政策要突出优势、精准施策;联动引才、试点先行;主动服务、多元激励;搭建平台、融合发展等对策建议,为我国人才强国战略视域下的国际人才队伍建设与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19.
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是新时期党领导下的一场全新战役。抗震救灾是党执政实践和执政理念的一次展现,各级党委、基层党组织以及党员干部是这场战役的中流砥柱。这样的成就得自于我们党多年来一直不断加强党的建设的结果。同时,抗震救灾也给党建工作带来很多成功经验和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20.
钓鱼岛争端并不仅仅在于岛屿本身的归属, 还涉及到在中日海域划界中的地位, 以及周围地区的资源开采等方面的问题。当海洋法争端升级时, 国家应先寻求政治手段缓和局 势, 同时积极研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设置的争端解决机制, 采取行动, 以防止自己在公约的框 架内处于不利境地。所以, 分析公约的争端解决机制, 总结各缔约国对该机制的态度, 以及国家 之间过去和现在解决不同类型的海洋法争端所用的方法, 会对我国解决钓鱼岛争端及进行海域 划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