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9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52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3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新闻视听是一门独具特色的英语课程, 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任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章探讨了设置这门课程的必要性,这门课程的特殊性,教材内容选择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以及教学的指导 思想和具体实践, 并指出建设和发展这门课程对英语教学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平崛起”是中国外交的新思维,是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国际环境有利于中国和平崛起,和平崛起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3.
美国推行"普世价值"是以硬实力为后盾,以"软实力"为手段,基本战略逻辑就是从全球化到美国化。其实质是美国在意识形态上的话语霸权的表现,是美国推行文化帝国主义的工具,是美国图谋颠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手段。中国应坚持"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衷共济"的基本原则,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价值体系和发展模式,在对外舆论宣传、对外文化交往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不久,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就开始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国领导人都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论述过有关通过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来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思想主张.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对如何通过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来解决各种全球性问题,以期实现人类社会长期和平、和谐、繁荣、发展的思想主张与理念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并尽力付诸政策实践.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欧洲极右势力的崛起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欧洲极右势力的崛起具有某些新特征,如政治影响力空前提高,“温和极化”倾向显著,为取得规模效应强化横向联系,注重运用社交网络媒体等新技术手段发声以增强影响力等.在极右势力崛起的过程中,难民危机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极右势力的坐大给欧洲政治造成深刻影响,加深了欧盟国家内部的政治分裂,而且动摇了欧洲传统政治价值理念和联合根基,还引领了新一轮的全球右倾浪潮.欧洲极右势力的崛起目前尚难真正改变欧洲的政治生态,但它与难民危机相互作用所折射出的欧盟治理缺陷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6.
印度作为世界上民族、宗教、语言最为纷繁多样的国家之一,其国内充满着众多复杂、难以解决的社会矛盾与问题,民族利益、地区利益冲突及社会阶层对立问题交织在一起,深刻影响着印度政府的管理能力以及社会的团结与稳定,冲击着印度的安全、稳定与统一。  相似文献   
7.
鲁义 《东北亚论坛》2008,17(1):8-13
最近几年,由于日本和朝鲜在绑架日本人问题上严重对立,使得原本紧张的两国关系更是雪上加霜。日朝两国在绑架问题上坚持各自立场,最根本的分歧在于双方在政治、安全和战略利益方面的巨大差异。日本方面热炒绑架问题,可谓是一石两鸟。日本以防范"来自朝鲜的威胁"为由,不断强化日美同盟和增加军事实力,使军事能力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位置和作用不断提升。同时,绑架问题还是日方手中最为重要的筹码,在日朝关系正常化谈判中可以与朝方抗衡,甚至可以对冲朝方提出的"清算殖民统治的历史,进行赔偿"的要求,争取谈判主导权。  相似文献   
8.
东正教是俄罗斯标志性的社会文化符号之一。宗教的复兴与回归是全球治理的趋势。东正教与世俗政治的融合渗透进入俄罗斯的政治文化层面,影响着政治精英对于外交政策的构建。2012年5月7日,普京开始第三届总统任期,在外交政策的制定以及涉华外交中更加积极地利用东正教。在中俄战略协作的大背景下,在明确双方战略意图的基础上,坚定原则、创新合作,中俄正教事务亦可展开建设性的"宗教共治"。东正教在俄外交中的积极角色也启发我国开展"宗教外交",发挥宗教的"正向"功效。  相似文献   
9.
孟晓旭 《人民论坛》2014,(8):228-231
日本外交安保智库政策性强,与政府关系密切,有独特的运作路径,对决策影响大。当前面临资金相对不足、研究对象分散、缺乏竞争活力等现实挑战;呈现成果增加、危机推进改革、新型智库萌发等新趋向。其对中国问题密切关注,大多认为“中国是威胁”,对日本的对华外交政策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美国上世纪60年代的自由主义泛滥及其恶果激发了新保守派与基督教右翼的崛起。作为分别活跃于上层建筑领域和社会政治基层的两个新兴集团,新保守派与基督教右翼在共同目标的驱使下,通过竞相加入共和党阵营和建立全国性基督教右翼组织,实现了强有力的结盟。这一联盟支持共和党夺回了美国政坛的优势地位,并决定了美国社会近30年的整体保守趋势。新保守派与基督教右翼在外交立场上高度投契与一致,在两者联盟的主导下,布什政府针对中东伊斯兰世界推行了“自由、民主”神圣诉求下的反恐战争、铲除暴政和文明改造战略。但这一战略至今已使美国陷入日益严重而又难以摆脱的困境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