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15篇
世界政治   10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44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89篇
政治理论   28篇
综合类   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伊拉克战争促使世界多极化趋势与美国单极化企图之间的较量更加激烈,导致大国关系纵横捭阖、重新洗牌。美国与中东穆斯林民族的矛盾将上升,它难以很快搞定中东地区。与美国原来的愿望相反,这场战争将引起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新危险。国际社会围绕加强还是削弱联合国在未来国际体系中的作用问题进行激烈复杂的外交博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未变,但我仍面临周边地区爆发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2.
印度“东向政策”的目标及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巍 《东南亚》2003,(1):29-34
20世纪 90年代初 ,印度对外交政策进行了较大调整 ,确立了以东盟国家为目标的“东向政策” ,和以西亚、中亚及海湾国家为目标的“西进路线”。近年来 ,“西进路线”的推行障碍重重 ,而“东向政策”却成效显著。进入新世纪以后 ,印度加快了“东向”步伐 ,与东盟各国的关系得到迅速发展 ,印度与东南亚各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国内学术界对印度的“东向政策”已有一些研究 ,本文将继续探讨这个问题。一、近年来印度东向政策所取得的进展印度推行东向政策 ,最初是出于政治和经济利益考虑 ,希望加强与东盟国家的联系 ,吸引投资 ,…  相似文献   
103.
APEC作为蓬勃发展的经济合作组织,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已越来越大;尽管其目标是经济和技术方面的,但实际上,其不但是推动亚太经济合作的主角,也具一定的政治色彩。探讨APEC成员中最发达国家美国的APEC政策,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美国的APEC政策是美国亚太战略甚至全球  相似文献   
104.
大众媒体在俄罗斯社会转型过程中起着双重作用:一方面,大众媒体对社会的转型过程进行反映并影响这一过程的发展,另一方面,大众媒体本身也在这一过程中发生转变。俄罗斯媒体具有私有化和财团化的特点,从而导致媒体的极端商业化和庸俗政治化。俄罗斯转型过程初期蔚为奇观的大规模媒体战也由此发生。普京执政之后,开始打击寡头势力和改造媒体。  相似文献   
105.
任晓 《国际观察》2006,(2):66-72
上海的朝鲜半岛研究,自建国以来的前三十年和后二十余年有很大的不同.70年代末之前的大约三十年间,整个国际问题研究处于不发达和发展迟缓的状态,朝鲜半岛研究也不例外,只有一些零星的研究成果.当时,由于国家在政治上重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上海的有关大学在相关系科开展过一些工作,例如在历史系里设立过亚洲史方向,其中包括朝鲜史,曾经涉及"三一运动"之类的问题;在国际政治系里则在讲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和"战后国际关系史"等课程时涉及朝鲜战争和日内瓦会议关于朝鲜问题的讨论等.那一时期,上海的有关国际问题研究机构也曾设立过"亚洲组"之类的部门,积累过一些资料,不过总体而言相当有限.  相似文献   
106.
世界秩序的历史沿革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回顾世界秩序的历史演变过程,认为世界秩序的发展遵循由有序稳定,到无序失衡,再到新的有序稳定……如此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不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一般规律。通过具体分析威斯特伐利亚秩序、维也纳秩序、凡尔赛秩序和雅尔塔秩序,文章对冷战后世界秩序的建立作了推断和预测,认为新的世界秩序既不会回复到冷战结束之前的两极秩序,也不会出现由美国一极独霸世界的单极秩序,未来的世界秩序将肯定会以多极并存为主要特征。虽然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创建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斗争过程,但却将主要以和平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07.
从天下主义到和谐世界:中国外交哲学选择及其实践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下主义立论重点不完全切合当前中国外交的现实需要。在文化本原上,天下主义始于《易》,成于老庄,行于春秋,汉儒的天下主义只是在制度和形式上一统了天下。近代中国天下主义与西方民族主义相遇是败在社会文明形态落后上,而不是中华文化特质上。现代中华思想已由多种元素构成。中国社会伦理道德正快速走向现代化、多元化、复合化。诸如现代性和主体性及主体间性给现代国际社会带来的种种问题,一定会在发展中得到解决。中国在基本完成塑造现代政治民族的任务后,反过头来重新认识和肯定自己固有的文化,向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复归,将缩小中国与国际社会在政治上的差异,促进中国与现行国际体系主导国战略合作关系的发展,加强中美两国在维护世界、地区和平与稳定方面的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108.
新世纪以来,为研究“共产党的执政规律”,有关政党问题的论著相继问世,其中不少论著涉及西欧政党问题。但能够既系统又简要且具学术性地反映出政党发源地——西欧国家冷战后政党基本状况的论著并不多见。本组笔谈力图达到这个目的。  相似文献   
109.
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中国的战略机遇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 1”事件一年后,美国推出《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表明布什政府的全球战略已基本形成。美国调整全球战略的根本出发点是加强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反恐和安全则是美新全球战略的首要目标。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相应从推销美国式“民主”转向维护国家“安全”。反恐斗争为美改善同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国关系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动力。尽管美国不放弃对中国的防范,但已不再视中国为敌手,增进同中国的接触和合作已成美对华政策的主要方面。中国要抓住21世纪头20年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需要妥善处理和发展对美关系及与其他大国的关系,创造一个长期稳定的和平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10.
试析欧洲国家提高妇女参政的“最低比例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最低比例制”是目前欧洲乃至国际上较为常见的提高妇女参政程度的一种方式 ,是妇女解放运动的新发展 ,标志着妇女参政从最初的极少数人代表整个妇女的阶段 ,发展到了与人口比例相对称的一定数量妇女参加政治决策的新阶段。由于其有效性 ,目前“最低比例制”在欧洲及其他国家得到竭力推广 ,但是对它的争论和阻力也不少。本文主要就“最低比例制”在欧洲国家中使用的原因、方式、障碍、解决方法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