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7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94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33篇
中国政治   56篇
政治理论   90篇
综合类   10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章伟  赵可金 《国际观察》2002,(3):22-27,64
全球化是近些年的一个热点问题,但是对于全球化的本体认识依然十分模糊.笔者认为对于全球化的认识必须从本体论和认识论两个层面界定,从本体论视角来看,全球化就是资本的全球化;从认识论来看,全球化就是人们对资本全球化过程的经济、政治和文明等不同认知维度的结果.全球化的发展在政治上具有多方面的后果,它对于民族国家的概念图式、国家的政治制度、国际政治的体系和过程都形成极大的挑战,同时,由于全球化的发展使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政治化了.  相似文献   
82.
现代政治文明视角下的法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改革开放的启动-推进-深入,我们对法治的认识也在步步深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鉴于“文革”教训,确定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历史任务。中共十五大在总结法制建设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新世纪伊始,我们又将“依法治国”与“政治文明”联系起来,从而在更加广阔的视角下考察与认识“法治”。  相似文献   
83.
黄刚 《国际观察》2002,(1):15-18
长期以来,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一直主导着人们对国家结盟问题的研究.然而,这一理论在说明和解释当代国家结盟关系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因为它忽视了观念和认同在国家结盟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利用建构主义视角对冷战后的美日结盟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美日结盟在冷战后的加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们分享着观念并存在着相互的积极认同.  相似文献   
84.
团内民主必须以团的生存与发展为最高原则。团内民主的空间,受客观的社会、政治环境、团内民主制度状况以及所面临的时代任务的直接影响。改革开放后社会、政治环境的变化为团内民主的复归创造了条件。“联推竞选”是当前团内民主复归的最为典型的措施。  相似文献   
85.
86.
政务环境建设是推动城市发展、优化政府服务的重要举措.使用fs/QCA分析方法对我国68个地级市政务环境建设案例进行条件组态分析,结果显示,政务环境建设水平主要受到互联网服务能力、基础设施建设、注意力分配、需求回应等多个因素的组合影响.其中,需求回应和注意力分配因素在提高政务环境水平上发挥重要作用.高水平政务环境建设的生成路径可以概括为三种:"技术优化+组织管理""组织管理+需求回应"和"技术优化+组织管理+需求回应".  相似文献   
8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干部体制的改革经历了一个从革命性集团到现代官僚制的转型。经济体制的巨大变革和原有政治体制的相对稳定使得中国的干部体制呈现了一种新旧体制共存的双重特征,这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官僚制度。向现代官僚制的进一步转型有赖于市场经济的进展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88.
近几年我国学者研究“引咎辞职”的非常多。众多学者对“引咎辞职”的研究从时间纵向角度看,它是紧密和现实联系在一起的。“引咎辞职”理论在我国学界的研究是不断深入的,研究的角度是不断拓展的,研究的思维是越趋理性的。  相似文献   
89.
政党时代的来临带动了中国政治发展逻辑的转化,即从政权转移逻辑向革命逻辑、国家构建逻辑和民族复兴逻辑的转换。中国共产党在克服了多重政治力量之缺陷的基础上,使新型的政治发展的逻辑得以呈现出来。中国共产党的特性使其集创新力与修复力于一身,从而缔造了中国独特的发展模式。在创新机制和修复机制灵活而务实的组合中,中国政治发展确立了独具一格的动力和空间。  相似文献   
90.
对民主化转型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对民主化转型经济成本的研究也初露端倪.民主化转型的经济成本是由威权体制均衡状态向民主体制均衡状态过渡产生的非均衡而造成的交易费用、机会成本和效率损失.然而,民主化转型的经济成本由谁来承担?按照什么样的原则和方式进行分摊?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提问,由此衍生出二者的两个线性关联关系:一是民主化转型经济成本分摊的公正性与有效性是民主巩固的必要条件;二是民主化转型经济成本在社会各利益阶层中分摊不均,既会导致政治冷漠,也会产生政治抗争,如果进一步激化,则不利于民主巩固.韩国民主化转型过程中的经济成本分摊策略体现了公正性、有效性与合理性,促成了民主化的成功转型和之后的民主巩固,是对这两个线性关联关系的实践印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