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74篇
法律   29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18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41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本文对美国基金会兴起的历史背景、发展阶段进行梳理,分析基金会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以期对规范我国基金会的发展、正确把握与国外基金会的交往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2.
今天我们在这里开会,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很有意义.首先,外交学院是周恩来总理亲自创建的.1955年,当时与中国建交国家不过23国,但周总理高瞻远瞩,看到中国外交今后会有大发展.  相似文献   
63.
1949年10月以前,旧中国的中东研究总体上相当落后.新中国建立的前三十年,中东研究曾辉煌起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建立了新的教学、研究机构;培养了不少新人;出版了一些新成果.但也遭遇重大挫折,留下刻骨铭心的教训.后三十年,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恢复了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为广大研究人员发挥才智、建言献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中国中东学会宣告成立;对外交流不断扩大;后备人才的培养有序扩展;大量成果得以出版.但研究工作中浮躁情绪的影响也需要及时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64.
本文首先介绍并且比较了几种主要立法对于债权双重让与中优先权的规定,从利益平衡和法律内在逻辑的角度分析了这几种规定的优势和不足;我国物权契约中以"善意取得"来解决类似问题,因此本文将该方式推论于债权让与当中。提出以"债权的物权化"解决债权让与适用善意取得欠缺公示条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5.
普京上台后一直奉行的是大国实用主叉的外交战略,虽然2007年前后,俄罗斯外交呈现出攻势特征,但那只是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的灵活应变,其维护国家利益、恢复大国地位的战略目标并未改变.  相似文献   
66.
欧美媒体对“中国模式”的评价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晓 《外交评论》2010,27(1):37-52
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扩大的同时,西方经济发展模式和强权政治却在世界各地不断遭遇挫折,北京奥运会和全球金融危机将中国推向了国际舞台的中心。“中国模式”开始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其中欧美媒体对“中国模式”展开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讨论和评价,表明了“华盛顿共识”的局限性和面临的危机,同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客观反映。同时,欧美媒体对“中国模式”的评价也反映出中国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国内问题,中国模式还未成型、不可复制,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67.
江国青 《外交评论》2010,27(1):135-142
本文阐述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际型法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和现实需要,在此基础上,结合外交学院法学专业的实际,探讨了国际型法律人才的基本素养和培养模式,并分析了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68.
国家身份变迁与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中俄关系迅速发展,从1992年双方“相互视为友好国家”,到1994年确认两国已具有“新型的建设性伙伴关系”,直至1996年宣布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四年内两国关系上了三个台阶。“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模式规定:伙伴之间的关系平等,本着相互信任的精神来解决一切问题,这是俄罗斯与中国在冷战结束之后对于建立新型的多极化国际秩序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69.
魏玲 《外交评论》2010,27(2):67-81
近来,围绕东亚一体化的制度、架构与方向的讨论非常活跃,各方纷纷抛出自己的倡议与构想,“共同体”再次成为东亚合作中的热点问题。本文试图从地区主义的相关理论与东亚合作的现实进展两条脉络入手,探讨东亚一体化的未来架构和发展方向。文章指出,规范和制度是共同体建设的核心要素。东盟方式和东盟中心仍将是东亚合作的主导规范,多重层叠和不断扩展的制度网络是东亚一体化的动力和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内容,模糊性和过程性是东亚共同体建设的特点和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70.
卢静 《外交评论》2009,26(5):117-123
冷战后,八国集团试图向有效的全球治理中心角色转变。但是,角色的转型和全球地缘政治经济中心格局的变化,却使八国集团面临合法性困境,为此,八国集团设计并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然而,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消退、20国集团峰会“异军突起”的情况下,八国集团在未来发展上出现了更多不确定性因素,甚至有被边缘化的危险。为此,八国集团一方面需正确处理与联合国等相关重要国际组织和机制尤其是G20的关系,加强相互之间的协调和合作,另一方面要发挥自身在议题创设和议程设置等方面的能力,致力于应对和解决诸如环境、卫生、贫困等全球性社会公共问题,以便在世界事务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