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世界政治   29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101篇
中国共产党   79篇
中国政治   38篇
政治理论   37篇
综合类   10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毛泽东与王明在中国革命的道路、中国革命的动力与对象以及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等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造成分歧的根本原因是能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毛泽东与王明在中国革命基本问题上的分歧以及由此在实践中造成的不同结果告诉我们,要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既要学习和借鉴别国经验,更要走自己的路;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更要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72.
伯林用价值多元论为自由主义提供新的论证后,既受到了自由主义者的欢呼,也受到了学界的质疑,使得价值多元论与自由主义之间的关系这一议题,成为西方政治学、哲学以及伦理学等学科领域热烈讨论的话题之一。伯林对这些质疑的回应反映了他的思想变化,同时也说明了用价值多元论为自由主义提供论证的努力是不成功的。  相似文献   
173.
我国宪法公共利益原则的实施路径与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江丽 《河北法学》2008,26(1):49-53
公共利益原则是一项重要的宪法原则,其涵义和意义在宪法文本中以多种方式进行表达。公共利益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不是某一个国家机关独享的权力,需要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相互配合,因此,这一原则的实施路径应该与国家机关的权力分工相耦合。其中,公共利益类型化、利益衡量与司法审查分别是国家三机关适用公共利益原则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4.
《求实》2014,(7)
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认同度,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抵制错误意识形态的渗透侵蚀,应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建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新机制,主要包括生活化机制、话语表达机制、感性化机制等。  相似文献   
175.
对大多人来说,公共外交(Public Diplomacy)是一个陌生、遥远的概念,但是我们却无时不刻的接触到公共外交行为,受其影响,尤其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程度无限加深,网络和媒体的快速发展环境下。公共外交活动由来已久,但概念又复杂多样,对公共外交概念的把握和理解对一国对外政策的执行,国家利益的实现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6.
网络文化必然会更新大学生的观念和思想,网络是当代最具有革命性的科技成果,它必然会推动大学生思想的大解放、活跃大学生思想、开阔他们的眼界,促进观念更新;同时落后、封闭、保守、愚昧的观念也伴随着网络影响着大学生,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既有正面作用又有负面影响,本文从这两方面探讨,并探讨了网络价值取向负面影响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7.
赵学琳  陆静 《唯实》2007,(9):41-44
廉政文化是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它以文化信仰、文化导向、文化氛围和文化背景的视角审视腐败现象的根源,成为开展反腐败工作的一个切入点.应遵循文化建设的规律,创造性地探索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78.
论劳动权益的刑法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劳动权益的法律保护力度应有层次性,刑法作为最为严厉的法律调控手段,对劳动者的权益自应发挥最终的保护作用.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却屡禁不止,而且司法机关很难对其进行刑事制裁,其关键在于刑法没有明确规定.因此,立法机关必须加强劳动权益保护的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179.
张保刚 《唯实》2007,1(12):17-20
从党章的修改看党内民主的发展,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党内民主建设的曲折历程,从中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深化对党内民主建设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0.
近年来, 以“ 民族自决” 为口号的新一轮民族主义浪潮和以“ 人权高于主权” 为口号的 “ 新干涉主义” 对国家主权提出了严峻挑战。 究其实质是人权与主权的关系 。 因此, 从民族自决权 和新干涉主义同国家主权的关系入手考察人权与主权的关系, 具有现实意义。 为此, 我们的立场 是: 维护国家主权, 尊重合法、 合理的民族自决权与人权, 反对霸权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