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世界政治   29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101篇
中国共产党   79篇
中国政治   38篇
政治理论   37篇
综合类   10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61.
试论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荣辱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种种非理性的消费行为,这既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又不利于自身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党中央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具有节俭思想的消费伦理意蕴,大学生应以其指导自己的消费行为,树立正确的消费伦理观。  相似文献   
62.
农业析出劳动力转移是三农问题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农业析出劳动力由四部分构成,其转移存在着经济结构、经济政策、经济发展状况等诸多不利因素。解决的对策应是实行城乡一元户籍制度、取消对进城农业析出劳动力的种种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积极开拓国际劳务市场等。  相似文献   
63.
软国力竞争与苏联解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共执政过程中忽视软国力的竞争是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苏共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忽视制度创新,没有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对改革重视不够;苏共意识形态、文化建设上存在诸多问题及失误;苏共民族政策的失误严重影响了民族凝聚力;苏共决策机制及国家发展战略失误等.这些教训对我国当前的改革有许多启发.  相似文献   
64.
《学理论》2015,(13)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推动,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继经济、军事竞争后进行角逐的新领域。我国党和政府领导人也十分重视文化的作用,多次强调确立文化自尊、文化自信、文化自立。我们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民族之魂,需要我们对其继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65.
兵团精神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的精神财富,是历史的产物,分析兵团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以兵团的历史作为切入点,研究兵团精神的历史渊源。只有积极探索兵团精神宣传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才能保持兵团精神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6.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晋察冀根据地内,青年阶层状况发生了激烈的变动,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新的发展趋势。根据地内青年阶层的社会流动加剧,组织化程度提高,其政治地位显著提升,思想观念日趋进步。上述变化是在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背景下的一种外生型社会变迁,是革命与战争这一时代主题的必然反映。  相似文献   
67.
波普证伪主义思想在批判逻辑实证主义的基础上,构建起了证伪主义理论体系。深入探究波普证伪主义与逻辑实证主义的关键理念及其演化,并进行对比分析,很容易发现,二者有千丝万缕的内在继承性和统一性,具体表现在:证实方法与证伪方法统一于完整的归纳法,证实推理与证伪推理存在着紧密的逻辑链接关系,证实是证伪的归宿。  相似文献   
68.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与欧美文化之间的差异,马克思主义无神论需要根据中国神灵观进行相应的中国化。具体而言,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基本原理指导下,结合中国神灵文化的自身特色,利用中国本土的无神论资源和有神论论述,对马克思主义无神论进行话语转换、逻辑论证和丰富创新。  相似文献   
69.
当前,我国城乡不协调发展,农村人地矛盾日益突显,农村呈现空心化状态,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城镇化的目标,推动农村经济良性发展,必须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农村空心化实质上是农村转型过程中的不良现象,总体表现在人口、土地空心化,产业与基础设施的空心化,究其原因,主要是城乡二元制、土地管理使用法律不完善、法律观念淡薄。  相似文献   
70.
我国农村小产权房的法律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要闯  王媛丽 《前沿》2011,(1):113-115
当前,我国农村"小产权房"没有法律依据,"小产权房"购买者的权益得不到法律保护,面临着一定的法律风险。因此,使部分"小产权房"合法化,这不仅关系到"小产权房"购买者、村民、村集体组织、开发商和政府的切身利益,而且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