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3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98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1.
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司法实践没能区分房屋买卖分为房屋买卖合同和房屋过户登记两个法律事实,对于未办理房屋产权变更登记的房屋买卖,多数的法院认为买卖合同也无效.影响交易的安全和效率,通过对此案的分析,有助于我国物权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2.
目标管理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标管理是现代管理技术中的一种先进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在高校科研管理中 ,利用目标管理 ,将更加有效地发挥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目标管理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应用 ,主要是建立目标责任制、引入竞争机制、加强检查监督和科学地评价目标成果。  相似文献   
113.
当前,我国依法行政的难点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一是行政主体对行政的法律依据认识不清;二是违法行使职权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消极人治背后的因素时有影响。①对此,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依法行政的逐步实现。 一、加强行政法制教育 中国实行现代意义的行政法制时间较晚。改革开放后,有关行政的立法大量涌现,这一时期,才真正开始了现代意义的行政法制。但是,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于行政过程中,人们对现代意义的行政法制的认识尚有许多欠缺。 行政法的理论基础,包括管理论、控权论、平衡论等,都是以行政权力…  相似文献   
114.
本文详细阐述了李光前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接受中华传统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家族文化)及西方文化影响的情况,认为这是他能够成为新马地区著名华人企业家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5.
试论自然债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债务起源于罗马法 ,现行的各国民法 (如德、法、意、日等 )也都有相关自然债务的立法。我国对于自然债务的规定范围较窄 ,而且我国民法无自然债务的原则性规定。文章论述了自然债务的演进及嬗变 ,分析了自然债务的定义和本质 ,并提出了完善我国自然债务立法的建议。建议参照国际经济将自然债务定位在以履行道德义务为目的的给付 ,并认为可以具体规定一些能上升为自然债务的道德义务  相似文献   
116.
钟付和 《法律科学》2000,(6):108-117
从法律与经济的层面分析,证券法的公平体现分配正义,反映了证券法中应有的理想法律价值;证券法的效率为一种制度效率,体现了证券法对其所调整关系的现实作用.证券法的公平以秩序为形式,以主体的平等、自由为内容.在我国的时代背景下,证券法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理论上应该是公平促进效率、效率体现公平,但由于理论理想与现实目标的冲突,在立法与法的实施等实践过程中,现阶段应着重对公平与效率二价值取向的均衡与整合.  相似文献   
117.
试谈对境外生的科学管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华侨大学境外学生的科学管理方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8.
我国的民行诉讼法律制度成本包括人民法院的投入 (审理成本 )、人民检察院的投入 (检察成本 )和当事人的投入 (诉讼成本 )。民行诉讼法律制度成本应该在国家和当事人之间进行合理分配。根据我国现阶段民行检察机构的现有物力、财力、人力的实际情况 ,人民检察院有必要对申诉人进行公平合理地收取诉讼费用。具体的收费办法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相似文献   
119.
权利失效是在诚实信用的基础上,对权利滥用的限制,德国、日本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亦已规定了此项制定。然而,我国正在讨论的民法草案并未涉及此项制度,实为一缺憾。笔者试就这一制度的内容、基本构成要件,以及在我国建立此项制度的重要意义加以阐述,以期对我国民法草案的完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0.
信托内部权利结构探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许明 《法学论坛》2002,17(6):82-86
信托内部权利体系由信托主体对信托财产的权利和信托主体之间的权利构成。围绕对信托财产的权利 ,形成了英美法系的“双重财产权说”和大陆法系的“受托人所有权说”、“法主体说”、“均无所有权说”。这些学说 ,难以科学地说明信托财产权利的本质 ,同时 ,也影响到对各主体之间权利作出正确定位。准确构建信托内部权利结构 ,应当是委托人享有信托财产所有权 ,受托人享有管理经营权 ,受益人享有受益权。并在此基础上 ,对各信托主体之间的权利作出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