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7篇
  免费   22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篇
法律   319篇
中国共产党   60篇
中国政治   132篇
政治理论   20篇
综合类   30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91.
国外政府机构设置的做法和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各国中央政府机构的设置情况,既有各自特点,也有一些共同做法。考察分析这些共同做法,有助于了解国外政府机构设置的经验,为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选取了九个国家作为分析对象,对各国中央政府的机构设置进行了梳理,尤其对美国、英国、日本和德国的做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探讨了各国中央政府机构设置的一般做法和趋势。  相似文献   
792.
陈浩 《政法论丛》2011,(4):110-116
古罗马法以来,证明责任被称为民事诉讼理论的脊梁。客观证明责任强调案件真伪不明时的败诉风险,在审理过程中始终固定于一方当事人。负担客观证明责任的当事人由此需率先举证,从而为主观证明责任的转移确立了逻辑起点。此后,当事人各方的证据数量交替上升、证明力此消彼长,法官心证亦随之在"为真"、"为假"、"真伪不明"间波动,案件事实基于证明责任的反复转移得以逐步明晰,证明责任的转移机制得以完整。  相似文献   
793.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更加凸显了经济法的价值理念,同时也是对经济法价值理念的一次实践检验。经济自由与经济秩序的统一,决定了政府与金融企业行为应纳入法治轨道,并保持各自的行为边界。对金融业的监管要体现经济法的安全与效率价值,并视经济环境的需要而突出重点。实质公平公正是社会分配的基准、拉动内需的前提、引领"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分配原则。金融安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法的发展理念是金融业稳健运行的支撑和保障。我国应进一步弘扬经济法的价值理念,充分发挥经济法制度的前瞻性和预防性功能。  相似文献   
794.
程军政 《桂海论丛》2009,25(5):74-77
受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影响,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总量和增长幅度在不同地区以不同的程度减少和降低;为有效地应对金融危机,保增长,求发展,惠民生,地方事权不断增加,公共财政支出的数量和幅度不断增加和上升,这种收支状况使地方公共财政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改革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正确划分其财权和事权,发行地方债券,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控制行政开支,实现行政开支的"零增长",将是地方财政摆脱困境的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795.
"公共论坛"原理是美国最高法院在审理表达自由案件的过程中发展出来的,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当公民企图利用某些公共财产传递信息或者进行交流时,政府可以在何种程度上对此类表达活动加以限制。依据该原理,政府对表达自由的限制是否合宪,与所涉及的公共财产是否为"公共论坛"有一定的联系。本文介绍了"公共论坛"原理的形成过程及司法适用,并分析了它的合理性和缺陷及其可能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96.
当前,我国劳动者报酬水平总体偏低、增长缓慢、国民收入差距拉大、分配秩序混乱等问题日渐突出,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因素。可是,于消除此种不正常现象具有重要意义的《企业工资条例》之出台,却遭遇很大阻力。必须真切认识到,《企业工资条例》的制定,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是响应广大职工群众迫切呼声、深化收入分配改革的必然选择,应当设法突破阻挠,尽快出台。  相似文献   
797.
《血湖宝卷》是秘密教门中专门供女教徒诵念的宝卷,体现出秘密教门对妇女的要求和态度.女性向来是“宗教”中不容忽视的徒众,在明清秘密教门中亦然.本文通过对《血湖宝卷》的释读,将其中所展现的妇女观与正统社会中儒释道三教加以比较,揭示出其共通性.  相似文献   
798.
“为”始初的含义是指个人在做事时的意向、动机,以及因而产生的支配行为的目的。《老子》论证了“无为”与“道”、“自然”的密切关联,从中可知“无为”并不是字面意思上的无所事事,而是既有所肯定,又有所否定的结合体,主要是指顺自然而为、不妄为,天地万物都依“道”而为,没有多余的人为因素加入。而“有为”则是以“正言若反”的方式出现,是《老子》“无为”思想展开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799.
从“礼”字管窥中国传统法文化中的“礼”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栋 《河北法学》2011,29(2):39-44
通过对古"禮"字的字源进行分析,从"禮"字的解释与构成中所涉及到的"履"、"示"和"豊"三个字入手,试图从中找出中国传统法文化中所蕴含的礼的要素,从源头上探寻中国礼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800.
既判力只及于判决主文中对于诉讼标的之判断,判决理由中的判断无既判力。判决理由中的判断对后诉有一定的拘束力,即已决事实的预决效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9条第4项规定了判决理由的预决效力,但尚待完善。我国台湾地区争点效的理论与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有预决效力的已确认事实应限于前诉的主要事实,受预决效力约束的当事人应与前案当事人一致。前诉判决的已决事实可因在后诉中当事人提出的新证据而直接导致相异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