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52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55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5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与被追诉人财产权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卫民 《现代法学》2012,34(1):135-143
强化对被追诉人财产权利的保护是当代中国刑事诉讼制度与实践的应然内容。当下的刑诉法修正案虽然从价值理念、制度设计与技术规范层面对此展开初步调整,但其价值取向的明确度及对现实需求的回应度尚显不足。未来刑事诉讼法修改应综合考量中国社会的整体变迁、域外法治发达国家司法经验,进一步观照被追诉人的财产权利,建构更契合人权保障要求的程序性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2.
羌族释比图经,羌语称《刷勒日》,它是羌族宗教百科全书式的原始图画经典。释比以"看图诵经"的方式可将羌族宗教中所有经典、知识展开诠释。该图经从宗教的角度出发,把一些自然的、人文的、社会的现象都融入画卷里,是一部珍贵的研究羌族宗教文化艺术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23.
万毅 《证据科学》2014,(2):157-165
法学研究强调逻辑的严谨性以及语言的规范性,作为法学分支学科的证据法学当然亦莫能外。但是,近年来方兴起的证据法学科,在我国开展的时日尚短,且一直与传统的证据学学科之间纠缠不清,以至于我国证据法学的学科体系迟迟不能建立,甚至连作为学科基础的基本概念都未能达成共识,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理论研究和证据实务中用语不规范的问题一直存在,混用、误用基本概念和术语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不仅影响到理论研究的严谨性,甚至干扰到实务操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4.
藏传佛教"羌姆"面具艺术探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藏传佛教"羌姆"跳神面具的缘起、发展源流、种类型制、表现的内容与象征内涵、审美寄托、艺术特色、制作的形式美等作了较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25.
26.
证据可采性本身是一个英美法概念,有其英美法的生存土壤,但证据可采问题,却是所有国家都面临的问题。由于具体的法律语境不同,我们必须遵循证据科学的规律,结合中国法治环境,把握证据可采性在中国的适用限度。  相似文献   
27.
28.
论宪法效力的终极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中 《政法论丛》2011,(2):79-85
在法律的效力链条中,宪法常常被置于效力的终端。但是,宪法本身的效力依据,却是一个值得追问的终极性问题。宪法序言,就是宪法效力的终极依据。中国宪法序言是通过"历史"向宪法提供了终极性的效力依据或正当性依据。相比之下,美国宪法序言是通过"契约"向美国宪法提供了终极性的效力依据。  相似文献   
29.
比较刑诉法研究对中国现代刑事诉讼理论以及立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通过对相关研究历史的考察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虽已有学者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反思,并提出范式转型来以期解决,但并没有对比较刑诉法研究本身加以诊治。我们需要从研究主体的精英化,研究对象的全球化、全面化,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合理化这三个方面着手努力,才能给中国未来刑事诉讼的发展注入新的"一泉活水"。  相似文献   
30.
量刑辩护是刑事诉讼制度的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是律师辩护制度的必备内容,是保障被告人权益的途径之一,因此,从保障被告方辩护权的视角设置辩护制度的外围制度是现代对抗制理念下刑事诉讼制度设计的题中之意,而美国关于刑事辩护制度的设计与实践的经验将是我国刑事诉讼中量刑程序改革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