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4篇
  免费   41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39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0篇
法律   297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115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2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我国行政复议证据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举证责任规定不够全面、证据开示和质证有所缺失、证据认定规则缺失、证明标准可操作性不强且严苛。修改的方向和原则应当是准司法化、兼顾效率与公正、内容体系化。具体来说,应当在总则中规定总体要求,完善举证责任制度,增加证据交换、保全、排除、自认、补强制度,限制复议机关所调取证据的效力,根据行政复议的目的和使命合理设定证明标准,对证据和程序两部分的内容分类归并,等等。  相似文献   
102.
法律现实主义者十分关注法律的回应力。按照法律回应力的分析工具,最佳的公司法模式是有很强"回应性的公司法"。全球公司法的回应力模型可以区分为私人方向的回应模型和公共方向的回应模型,中国大体居于一种中间主义的状态。公司法的回应力取决于利益主体的识别、利益机制的设计以及回应成本、回应时机的考量。按照法律分工的模式,中国公司法的回应力应更集中于公司、股东以及董事、高管的利益调整,淡化其他的回应需求;要细分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层次;在回应成本和回应时机上进行改良,强化立法性、民间性、司法性回应机制,成立公司法改革检讨委员会、承认公司内部解决纠纷的能力、成立专门的公司法审判庭或者商事法院、促使裁判文书公共化。不同的公司法回应力政策会产生不同的系统性效应,导致不同的"习惯性沉淀"。要使沉淀的"法律资本"有用武之地,公司法必须持续保持其回应力。  相似文献   
103.
高旭东 《理论学刊》2012,(3):98-102,127
如果说,西方伦理是从属于基督教、是基督教派生的,上帝之死会导致伦理价值的崩溃;那么,儒家伦理则是由现实的血缘关系出发的一种准宗教文化建构.虽然“儒教”并非宗教而是一种伦理教化,然而,这种伦理教化却具有宗教的功能.它既能够慰藉个体的孤独情怀,又能以伦理架构的整体性超越死亡.儒家的伦理本位与基督教的上帝本位导致中西文化很多方面的不同,无论是将个体生命融入家国族类的整体、追求现世的自我还善,还是五四反传统的传统动因,都打上了儒家伦理的深刻印记.  相似文献   
104.
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既是一个高效率的社会,又是一个充分体现社会公平的社会;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既是一个不断提高经济效率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切实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的过程。本文主要探讨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如何以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为切入点,在经济效率和经济公平、社会效率和社会公平的不同层次贯彻不同的效率与公平原则,从而实现效率与公平的良性互动,达到二者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05.
通过概念金字塔对法律价值的问题史进行梳理是研究法律价值的传统进路。然而,法律是一种实践性的存在,对法律价值的认识应跳出"主体-客体"的研究范式。对法律价值的检讨可以基于自由要素展开。首先,从个体自由出发检讨个人主义在法律价值问题上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过程。其次,追问社会契约论视角下国家共同体建构问题是证明个人自由的实效性,以及检验共同体正当性的可行路径。而法律价值如何涵摄人权价值是探讨个体自由不可或缺的一环。  相似文献   
106.
China's latest Marriage Law amendment illustrates how tradition contributes to China's modernity. Traditionally, a house was a necessity for a marriage in China. This is because in ancient China, marriage secured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family line and provision for ancestors. In modern China, the one child policy and soaring housing prices collectively force the "three families" to buy a house for the new couple. However, what happens when the couple divorces? Shall the house then be considered community property? The 2011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Supreme People "s Court of Several Issu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arriag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ovides that where real estate is purchased by the parents of one party, and after the party's marriage is registered under the party's name, such real estate shall be deemed as a gift given by the parents to the party and the party's personal property. This interpretation represents a compromise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The article will firstly introduce the marriage system in ancient China, illustrating that under the doctrine ofli, the real purpose of marriage was to be a bond of love between two (families of differenO surnames. Retrospectively, this secured observance of ancestral rituals in the ancestral temple, and prospectively, continuation of the family line. The house was a necessity for marriage because one of the six ceremonies required for marriage under li was the procession, and then welcome of the bride at the groom "s home. (Other ceremonies involved a matchmaker securing a proposal, matching auspicious birthdates, exchanging gifts between the bride's and groom's families, setting an auspicious wedding date, honoring ancestors and deities, and having an elaborate banquet).
The article will then analyze the marriage law in the of Republic of China, in which even the post-dynasty marriage law adopted the western marriage system, the strong resistance of the old tradition forced the law-  相似文献   
107.
吕晓刚 《证据科学》2014,(4):436-446
亲属拒证权制度因有助于维护良好的亲属伦理秩序而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这一制度与社会亲属伦理结构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亲属拒证权制度是社会主流亲属伦理观在刑事证人制度中的体现;亲属拒证权制度的制度设计对社会伦理结构具有引导作用,二者之间是一种决定与引导的互动关系。应当根据我国当前亲属伦理结构现状完善亲属拒证权制度,亦应当利用亲属拒证权制度确立的契机引导良好亲属伦理结构的巩固与完善。  相似文献   
108.
在西藏牧区长期的生活中,人们形成了特有的水文化。扎西乡水文化体现出两大价值,并受到潮流化生活方式和文化的影响。对扎西乡水文化的风险化解与对水文化的引导具有可行性,要重视引导的三大要义。在实践纬度上,应着重从“生态-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全局中多维度考虑风险化解之途以及对地方性生态文化的引导方向与途径。  相似文献   
109.
满足《民法典》第416条要件的购置款抵押权可以对抗公示在先的固定担保权,此种处理模式虽使外部债权人负担一定审查成本,但总体上符合利益衡量视角下的比例原则。《民法典》在浮动抵押领域中采取“登记主义”的立场,与“超级优先权规则”形成了体系性的规范协调。购置款抵押权与留置权竞存时,后者始终处于优先受偿顺位。在功能主义视角下,所有权保留和融资租赁可准用超级优先权规则,但应作必要限制。购置款抵押权人不得对抗正常经营活动中已经支付合理价款并取得抵押财产的买受人。《民法典》未明文确立担保权收益延伸规则,但在理论层面上仍尚有将其纳入现行法体系的解释空间,且民事主体可在商业实践中通过意思自治达致类似效果。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