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4篇
  免费   41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39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0篇
法律   297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115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2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01.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更加凸显了经济法的价值理念,同时也是对经济法价值理念的一次实践检验。经济自由与经济秩序的统一,决定了政府与金融企业行为应纳入法治轨道,并保持各自的行为边界。对金融业的监管要体现经济法的安全与效率价值,并视经济环境的需要而突出重点。实质公平公正是社会分配的基准、拉动内需的前提、引领"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分配原则。金融安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法的发展理念是金融业稳健运行的支撑和保障。我国应进一步弘扬经济法的价值理念,充分发挥经济法制度的前瞻性和预防性功能。  相似文献   
802.
既有理性主义战争成因理论认为围绕战争的预期效用计算主导着国家冲突行为的选择。将沉没成本和各类既往互动经历纳入效用计算在上述理论路径下被视为非理性行为。这种理论偏见限制了理性主义战争成因理论的解释力。事实上,对于物质和时间沉没成本的关注导致了国家行为体互动时呈现极端的相对收益敏感。为规避特定一方的相对物质收益或时间优势过度累积而使冲突双方实力失衡,自认为处于损失框架下的国家不时地采取无法被对方所接受的回溯性求偿行为,进而使冲突双方的和解方案交集被极大限缩;加之求偿国与被求偿国判断对方所持决策框架时产生的认知落差,冲突双方的风险承担意愿随之增加,同时双方也高估对方的敌意而低估对方的冲突决心,冲突升级为战争的可能性因而增加。2022年的乌克兰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军事动员竞赛可以分别论证两类典型的回溯性求偿行为——围绕物质利益争夺展开的受害者—加害者战略互动和为争夺时间优势而被迫采取的后发先至策略——对国际战争的诱发性影响。  相似文献   
803.
804.
人性是人的自然的、近似的需要.劳动人性化就是指劳动的动因、过程和结果都应该符合人性、顺应人性,而不能违反人性.顺应人性,就是满足劳动者自然的、近似的需要,而不是过分的需要.与人性观念相联系的还有人权、自由、平等、仁爱和公道等观念.  相似文献   
805.
“四天工作制”即一周工作 4 天或 32 小时的工时制度。从 2015 年到 2022 年,在世界经济疲软 衰退和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欧洲、大洋洲、北美洲、亚洲的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实 施了以“四天工作制”为代表的缩短工作时间的试验。“四天工作制”运动的组织和研究者也从经济、劳资关系、 社会三方面提出了理论主张。“四天工作制”运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国家和企业通过缩短工时的手段,应对资 本主义经济困境的举措,一定程度上面临着后劲不足、易于反复的困境。“四天工作制”运动对我国具有两点启示: 其一,应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协调机制,提高劳动者议价能力,稳步降低劳动时间,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其二, 在未来继续缩短工作时间的问题上应警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设置的“缩短工作制陷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