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6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32篇
各国政治   179篇
工人农民   72篇
世界政治   7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2篇
法律   1675篇
中国共产党   488篇
中国政治   1336篇
政治理论   599篇
综合类   70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259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273篇
  2009年   300篇
  2008年   275篇
  2007年   299篇
  2006年   291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329篇
  2003年   252篇
  2002年   236篇
  2001年   192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当代青年具有务实、开放和网络化生存的基本特征,他们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历史进程的见证者,也是伟大事业的继承者。虽然当代青年群体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泛功利主义、感觉主义等倾向,但是从时代发展大势来看,这些并不是主流。我们应当更多地看到当代青年的可爱、可信、可为之处,并坚定地相信,在他们手中,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132.
试点是中国政策创新与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机制。试点有助于在可控范围内降低政策创新和制度变迁的风险,但对试点效果的评估容易受到选择性偏差和霍桑效应的影响。社会实验技术的运用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改善的可能性,它比自然实验设计和统计控制分析方法对观察数据的处理更能有效地减少各类偏误的影响。本文在讨论社会科学偏误类型和控制机制的基础上,总结了社会实验法的分类、设计原则、实施程序及其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社会实验可以对偶然因素、偏误和混淆因素实现有效控制,为政策评估和因果推理提供可靠依据。当然,社会实验在适用范围和实施方面也面临很多限制和挑战。从实践层面看,试点机制如果能吸收社会实验法的相关要素,可以将政策创新与制度建设建立在更为坚实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33.
强身健体,是人们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重要追求。加快体育强国的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需求。本文梳理了我国体育管理体制历史沿革,将我国体育管理体制分为四个阶段,着重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以及现阶段体育管理体制显示出来的特征。在经济、政治、社会改革浪潮下,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成为必然趋势。结合经济、政治、社会改革大背景,本文提出了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即采用"强政府+强社会"模式,强化政府在宏观政策制定、全局方向把控上的作用,并培育强大的社会组织,把该由社会做的事交由社会完成,加强体育社会组织的治理主体作用和行动能力,由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推进我国的体育发展。  相似文献   
134.
基于创新理论剖析了生产服务业供给创新的内容体系,通过对生产服务业演进过程中不同供给创新模式描述和分析,针对目前我国生产服务业发展中的供给创新不足问题,提出了推动我国生产服务业发展的创新路径,适时因业地采用产业分化或产业融合的方式,实现生产服务业的外部化、专业化和融合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5.
青年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生力军,服务社会始终是青年成长的必由之路。服务社会不仅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青年成长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要求。青年通过服务社会,把科学知识、政治意识、道德和法律知识等融入社会实践,转变为自觉奉献社会的行动力;在社会实践中修德,提升道德修养,促进道德实践;增进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培育新时代青年的"人民主体"意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集体主义觉悟。作为新时代青年服务社会的重要路径,公益活动通过道德关怀的内在机制,促成青年公益施助者道德情理相容、道德知行合一和推动个体德性向关系德性迈进,从而在个体道德心理层面促进了青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6.
特定公权异化是在特定阶级国家中,特定公权利和特定公权力的相互异化。它具有内生性根由,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存在动态表现,主要体现为生产力水平的先决作用和生产关系的直接决定作用。特定公权异化的内在结构共分为合法异化、异化风险、隐性异化、异化入罪四个层次。从哲学范畴分析特定公权异化的成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微环境外在性诱导、公共职能主体意识缺失、群众联系秩序链断裂,这是对特定公权异化的现实性语义诠释。  相似文献   
137.
锚定效应是司法认知偏差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受此影响法官会在量化决策时给予初始信息过多的重视,将某些随机的锚位值作为估测的起始值,导致裁判结果很不稳定,严重损害司法形象。利用广东省2015年四种代表性损害赔偿案件的统计数据,对司法情境因素、精神损害赔偿和裁判锚定效应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锚定效应的确是中国民事司法实践中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当前裁判锚定效应的发生呈现出内外有别的总体格局,影响显著的外生锚点和作用微弱的内生锚点形成强烈反差,反映出当代中国法官的尴尬处境。法官群体对外界压力和风险的系统性回应是诱发裁判锚定效应的关键因素。未来的司法体制建设应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对外生锚点的控制上,并建立有效的法官决策信息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138.
陈天祥 《学习月刊》2013,(23):26-27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政府职能确实在不断地转变.但一个不容争议的事实是.时至今日.这一转变远没有到位,政府还管了很多不该管和管不好的事,管控型的施政理念在部分官员心中仍然根深蒂固.  相似文献   
139.
吴迪 《法制与社会》2012,(21):31-32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始于隋唐,之后的历朝历代都将其沿用.我国公务员制度随着时代步伐正不断发展完善.本文以隋唐科举制度为例,将其与现行公务员选拔制度进行比较,阐明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仍有必要继续吸取科举制度的合理成分,以期对完善公务员选拔制度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40.
邱捷 《同舟共进》2012,(3):20-20
2012年1月11日~15日,第十届广东省政协第五次会议在广州召开。政协委员们围绕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积极建言谋策,切实履行职能,以下是部分委员的发言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