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21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4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4篇
法律   215篇
中国共产党   448篇
中国政治   661篇
政治理论   313篇
综合类   29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从理论上说,当代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主体包括实质主体和实践主体两个层面,前者包括党和政府,后者包括单位党组织和宣传部门、教育机构、群团组织、大众传媒、青年社团和青年自组织.其中,实质主体对马克思主义传播进行总体设计和控制,实践主体根据总体设计具体实施.对于实践主体,青年和党政领导对主体认知既有共性,又有相当多的差异.  相似文献   
952.
《学理论》2020,(8)
文化自信是巩固社会和谐稳定的根基,是支撑国家精神纽带的重要依托。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与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面对国情、世情的新变化,人民对未来精神文化生活充满着新期待。推进文化自信建设已经刻不容缓。树立文化自信,我们要有开阔的胸襟,以包容的心态看待文化的多样性。同时,应充分挖掘人民的力量,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和生活中汲取营养,推动文化创造与革新,提高文化的竞争力和软实力,从而坚定地树立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953.
组织是形成集体意志的重要途径,它能够以集体的力量解决个体无法单独解决的问题.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为了防控肆虐的血吸虫病,通过整合和利用血防领导组织、专业防治组织、卫生科研组织和基层群众组织等方面的资源,有效地控制了疫情.这一血防实践表明,在医药卫生资源紧缺和民众需求急切的国情下开展血防工作,执政党必须对各级各类...  相似文献   
954.
作为国际工人运动中一支重要力量的美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走着非常曲折艰难的发展道路,对美国政治始终影响甚微,其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关共自身发展战略的失误、固有的社会结构、稳定的美国政治制度等,构成了美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其发展道路步履维艰的基本原因,研究这些原因对中国共产党未来的执政发展道路同样具有较强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55.
张凤霞 《法制与社会》2011,(1):232+236-232,236
我国和新加坡都是亚洲国家,有着相似的文化根基,都面临着全球化趋势下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因此我国可以借鉴新加坡成功的道德教育经验并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以有利于提高我国道德教育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56.
从2008年起,由香港青年发展基金、香港理工大学以及北京的六所高校发起"成长向导计划",意在搭建平台,让北京高校的大学生为外来务工子女提供"一对一"的成长向导服务,通过多方协作建立关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关系网络,促进其健康成长。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之后,笔者发现,"成长向导计划"作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与中国实际处境存在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957.
廉政建设不只是一国之内的问题,而是一项全球性议题。全球化逻辑,是廉政建设的大趋势。地方性知识的特质,使全球化逻辑决定的廉政建设的制度设计,又必定会打上地方性知识的标签。廉政建设既要遵循全球化的逻辑,又要根植于地方性知识,是遵循全球化逻辑与根植地方性知识的统一。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应以全球化的视野、本土化的行动,参照联合国与透明国际等国际组织的廉政建设理论框架与行动指南,借鉴世界各国在反腐败方面的经验教训和具体做法,研究和推动我国的廉政建设。特别是要注意到中国廉政建设中的地方性知识,中国廉政建设中的诸多问题只能从中国的经验出发,寻求解决之道。如果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想要在国际上获得发言权,首先就要从面对这些问题开始,结合中国特殊的地方性语境来探讨实践层面的种种问题,并寻求切合特定语境的解决办法。中国如果在这个问题上能形成一套自己的经验,那么,中国的这种地方性知识本身也将会对全球的廉政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它本身也可以成为全球普遍性知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5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修改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华平 《法学杂志》2006,27(1):130-132
现行《水污染防治法》暴露出许多不足和缺陷,亟待从法律制度上加以解决。本文从确立超标违法原则、实行全面排污许可证制度、建立污染赔付和生态补偿机制、强化行政强制措施和完善法律责任等方面提出了修改和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959.
哲学观是文化的核心问题。它是一个包涵宇宙观、时空观、价值观、民族心理、民族个性、审美情趣等方面的相对完整的综合体。一个民族的哲学观是文化的深层结构 ,具有持久性的稳定性。中西方民族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制度、文化心态、历史进程的不同 ,因而在人类发展道路上所形成的哲学观也就有所不同。研究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哲学观及其相互关系 ,对于认识中西文化的本质和历史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一、中西哲学观起源的比较国学大师钱穆在研究中西文化的源头时称中国文化为“一脉分张” ,西方文化为“诸流竞汇”。中国儒、释、道三…  相似文献   
960.
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王锐生 《新视野》2000,1(5):39-41
一、全球化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迄今为止,在学术界对全球化的研究中,文化方面的问题受到的关注较少,在这方面有不少混乱的观念。  首先是所谓“全球化文化”的问题。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观点,似乎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到来,民族文化将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与民族文化无关的(非民族的)全球化文化。但事实上,这样的全球同质的文化是不存在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的文化特征就是文化同化趋势的出现。据说,文化趋同是现代化社会的特征。有人引证美国圣地亚哥大学教授墨子刻的话:“正在现代化的社会与已经现代化的社会,不仅在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