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27篇
中国共产党   49篇
中国政治   229篇
政治理论   22篇
综合类   2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11.
久亮十分努力,在中国画,尤其是山水画创作方面勤于琢磨,艺术处理上讲究出新。  相似文献   
112.
一 个艺术家在艺术上成就的 早晚,常被人称之为“少年得道”或“大器晚成”。夜冰先生当属于后者。他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饱经战乱之苦。他走的是一条自学、自创、自强不息的艺术之路──生活是他的导师,人生是他创作的主题。 夜冰先生是地道的自学派和苦学派,他的艺术征程发端于弥漫着硝烟战火的抗日战争年代,解放后他自学完大学课程,系统地攻读了绘画理论,又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组织的进修班等进修学习,特别是他在青年时代因借调参加建国十周年北京十大建筑的陈列设计及绘画制作工作,有幸结识了中国当代的一些名家,诸如董希文、…  相似文献   
113.
漫话写生     
20世纪五十年代末,中国山水画大师李可染以其八个月的长江写生稿和四个月的访欧写生稿为主要内容举办了一次画展,震撼了画坛内外。由于当时不寻常的影响和他的倡导,中国山水画写生终于作为一门课程在教学中确立下来,从而也驱散了自四王以来陈陈相因的蹈袭之风,为中国画的变革指出了方法论上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4.
IN the struggle to fou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umerous leaders and heroes emerged. Their images depicted in various forms of art work inspire one generation after another.  相似文献   
115.
《工会博览》2008,(4):50-51
满维起,1954年生于天津,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副院长。  相似文献   
116.
《工会博览》2008,(8):48-49
1958年生,山东省莱州市人。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中央美术学院首届中国画专业博士课程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中国画教研室主任,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精英班刘大为工作室指导老师。  相似文献   
117.
老甲的感觉     
老甲,本名贾浩义,1938年生于河北省遵化县鸡鸣村。1961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现为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老甲艺术馆馆长。老甲从艺几十年,不断修正步履,使之归于一,即以我法写我心。汗流浃背淘洗几十年,目前仍在进行着这唯一的工作。70年代初立志,80年代始有形。淘洗与再造,老甲模样小有所成,形成了强悍雄浑博大富于现代意义的中国画大写意风格。作品在欧、美、韩、日、新、马等均地有收藏与展示。作画不分类别,人物山水花鸟均有涉及。最终目的随心所欲,艺为天成。  相似文献   
118.
<正>从中国历代绘画角度看,中国绘画有着悠久而又辉煌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绘画活动随着人类认识规律而不断的进步,从心理美学思想和理性认识,把中国绘画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让人从视觉上,在有限的面积上,体会那无限的空间。因为绘画艺术毕竟主要是用视觉器官来感受与欣赏,同时也成为了一种从精神上的存在形式,画家在作画时需要充分调动起思维去想象,体会画外之画的空间与意识。同时还包含着一种空间,也就是自然空间,与历史空间的绘画美学如何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19.
思慎 《新民周刊》2012,(35):89-89
由上海美术馆主办的"烟云自在——萧海春水墨艺术展"在上海美术馆开幕,展期从9月1日至9月11日。在当今的海上中国画坛,萧海春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也是一个低调行事、不党不朋的画家。多年来,他不为世俗价值所动,远离喧嚣的市尘与狂热的市场,始终坚守着"中国画必须在传承中创造、发展"的艺术理念,深入研究传统,以独特的禀赋、过...  相似文献   
120.
朱其 《创造》2012,(2):80-83
中国文化中自古以来不乏诗人画家酬唱合作的佳话,这里介绍的《绿云万里图》就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艺术家有着各自的风格,合作的作品一般很难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因此名家合作的作品应酬性居多,精品极少,《绿云万里图》是由国当代著名画家郎森、赵正能和王献生三位先生跨越京滇两地,历时一年之久共同创作的一幅名画,成就了云南美术史上的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