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28篇
政治理论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21.
南方朔 《南风窗》2014,(7):92-92
<正>现在的亚洲,各种秘密的势力在此交锋,今后各种因果难论、信息杂乱的事故可能只会增加,不会减少。马航事件可能就是个开始。许多人一定看过梅尔·吉布森和朱莉亚·罗伯茨主演的那部电影《阴谋理论(Conspiracy Theory)》。吉布森是演一个无论什么事都用阴谋论来解释的计程车司机。他这个人歇斯底里,好像很不理性。但随着电影情节的发展,才知道他原来是个中央情报局的杀手,他的记忆已被药物洗掉,他所谓的阴谋原来都是真的!  相似文献   
22.
崔向升 《今日广西》2012,(12):29-30
每当全面战争爆发,与敌人当面交锋是正规军的职责,开辟秘密战线的使命就落到了情报机关头上。二战时期,美国情报部门在常人料想不到的领域出力甚多,其中一招就是指挥敌对国家或敌占区的平民,暗中实施破坏活动,削弱对手的战争潜能。在这方面,中央情报局的前身——战略情报局编撰的《简单破坏战地手册》(简称《手册》),堪称无所不包的“宝典”。日前,当《手册》的详细内容出现在中情局官网上时,人们发现其中很多内容在今天依旧适用。  相似文献   
23.
刘学 《党政论坛》2014,(4):37-37
★美国:总统的“全能幕僚”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是美国白宫独立办事机构,根据1947年国家安全委员会法和1949年对该法的修正案而设立,总统任委员会主席,法定成员包括副总统、国务卿和国防部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是法定的军事顾问,中央情报局局长为情报顾问.  相似文献   
24.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欧洲战场的形势逐步变得对盟国有利时,美、英、法三国商定,实施西部登陆作战计划,开辟第二战场。除了军事力量的对比外,如何才能有效地给希特勒造成心理压力,使其在军事指挥上进一步混乱,盟国仍有疑虑。于是,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令中央情报局尽快搞到一份有关希特勒性格的情报,以  相似文献   
25.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中央情报局十分关注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在信息来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中央情报局对中国经济状况的情报评估工作逐步从简单走向成熟,在60年代完成了一系列专门分析中国经济问题的长篇文件。虽然中情局在分析与预测中国经济发展时有不少错误,但是也不乏深入精辟的见解。  相似文献   
26.
美国国土安全部正式成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1月25日,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正式签署了“国土安全法案”,国土安全部正式挂牌成立。这是美国自1947年设立国防部以来,美国最大的政府机构调整。在白宫举行的签字仪式上,布什总统发表讲话说,成立国土安全部的法案是为保护美国和美国公民免受新型威胁所采取的“历史性行动”。  相似文献   
27.
2000年12月5日,戈尔还在为挽回败局疲于奔波,小布什已经以一副胜利者的姿态,首次听取了中央情报局向他通报的国家安全情况。此前,小布什还通过其搭档切尼在华府的关系,成功地使白宫同意每天为自己提供一份中情局简报——这可是权力的最好象征。小布什的这些举动一方面有其政治斗争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表明他对中情局的极度重视。  相似文献   
28.
2001年的“9.11”事件打破了美国本土绝对安全的迷梦。作为美国“国家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以中央情报局为首的美国情报界立即成为美国社会各界质疑与攻讦的主要目标:全球实力最雄厚、技术最先进、资金最充足的情报机构为什么在恐怖主义袭击面前束手无策,不堪一击?恐怖袭击的阴影将永远笼罩美国吗?面对这种情势,负责对外情报活动的主要机构———中央情报局急欲改变被动局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恐改革。*一、改革的背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美苏对抗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原来被冷战阴霾所掩盖的地区冲突、大规模杀伤性…  相似文献   
29.
《世纪桥》2006,(6):88-89
原苏联的克格勃(国家安全委员会)是与美国的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分庭抗礼的庞大情报机构。克格勃的间谍们犹如一个个来无踪去无影的幽灵,无时无刻地在监视着世界的各个角落。然而现在,昔日训练有素的特工人员纷纷改换门庭,去担任诸如公司保安顾问、私人保镖等报酬丰厚的工  相似文献   
30.
一、改革背景美国国内对情报系统改革的呼声由来已久,其原因:一是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等一些机构脱离国会监督非法在国外搞秘密行动,如里根时期的“伊朗门丑闻”等;二是对重大情报的研判失误,如海湾战争前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毫无察觉等;三是内部管理混乱,“鼹鼠”叠出,如“埃姆斯”和“汉森”间谍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