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0篇
  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57篇
世界政治   8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4篇
法律   29篇
中国共产党   110篇
中国政治   185篇
政治理论   42篇
综合类   6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黄凤志  武星 《唯实》2015,(1):91-94
东北亚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依托地区,东北亚海域是中国崛起走向世界的战略通道,也是中国与美日等国交往的地缘政治互动的前沿空间,中美日地缘政治空间的折冲汇聚在此。而冷战遗留未决问题、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走向前景问题、中日战略抗衡问题凝聚了具有"火药桶"意蕴的"朝核问题"、"钓鱼岛问题",使得2014年东北亚政治与安全形势仍将运行在安全困境"无解"的时空。一、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与东北亚地缘政治困境  相似文献   
32.
中日两国经济具有明显的相互依存性。钓鱼岛“购岛”事件后,关于中日经济依存关系,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是:这种依存性是否具有对称性,如果相互依存对称条件下会导致相互损毁或一损俱损,则在不对称情形下,如何判断相互依存双方各自的优势和可能付出的代价?如何占据战略主动、进行战略谋划?本文尝试从中日经济依存的不对称性及其影响方面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33.
徐焰 《同舟共进》2012,(10):3-6
“两千年交往”、“半世纪仇怨”,这两句话曾是中国人与“一衣带水”的东瀛邻国关系的概括。处理同日本的关系,在中国对外政策中一直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国人——特别是不大熟悉复杂国际关系的人——看待中日关系,容易出现情绪化倾向,而现代化社会对思维的要求恰恰是理性化。在当今国际战略格局下,如何以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为标准处理好对日关系,真是需要大手笔、大智慧。  相似文献   
34.
中日毗邻而居,两国关系源远流长。周恩来总理对两国交往历史有过精辟概括,"两千年友好,五十年不幸"。1972年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具有划时代意义,不仅结束了战后两国间的不正常状态,使中日关系重回和平、友好、合作的轨道,也深刻改变了国际和地  相似文献   
35.
1894年甲午战败,不仅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进而确认了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对"体—用"关系认知指导思想的破产,也对战后东亚乃至整个世界格局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延续至今。今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史鉴的功能也正在于此。习主席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指出:"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在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之际,认真反思甲午战争爆发及战败之原因,对理解这一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意义尤殊。本栏约请相关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就甲午战争及与之相关的问题发表见解,以期引起读者的关注与共鸣。  相似文献   
36.
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台湾问题"随着各自国内外环境和国际局势的变化而逐步显露出来,主要涉及贸易、航空等双边协定谈判问题及"光华寮案件"等事宜,且成为中日关系中"台湾问题"纠纷频发的突出案例。日本政坛保守势力和亲台派合流相互配合,违背《中日联合声明》的宗旨和精神,使得中日关系中的"台湾问题"进一步表面化、复杂化。历史事实表明,日本的亲台势力在中日复交后随即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事端,导致"台湾问题"成为日后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相似文献   
37.
国是     
戴玉 《南风窗》2012,(21):19-20
高层High Level温家宝中欧关系的核心在于战略性《人民日报》报道,在9月20日的第八届中欧工商峰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总结了近10年中欧关系的发展经验。他认为,中欧关系的核心在于战略性,中欧合作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和全局性,它不受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的影响,不计较一时一事上的利弊得失,不因暂时的困难和挫折而丧失合作的  相似文献   
38.
出于所谓"稳定管理"的目的,日本民主党政权出台了钓鱼岛"国有化"政策。该政策的出台是日本现任政府为了应对国内政治危机而采取的自保举措,其主要目的是抢占舆论战先机、反制地方势力、不予反对党攻击口实以及迎合美国的亚太政策调整。"国有化"虽无国际法理上的根据,但却有国际政治的象征意义,加上该政策出于极为功利的政治动机而又无明确的政策目标,故随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其施行的结果不仅有造成钓鱼岛问题完全失控之虞,也容易导致中日关系的恶化,甚至将损及日美关系,最终可能使日本现政府深陷困境。  相似文献   
39.
王占起 《友声》2012,(4):3-3
<正>9月28日下午,全国政协副主席邓朴方在北京会见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之女、众议院外务委员长、前外务大臣田中真纪子及其丈夫、前防卫大臣田中直纪。全国政协副秘书长王胜洪、全国友协副会长井顿泉、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熊波等参加会见。邓朴方副主席首先对田中真纪子夫妇在当前中日关系面临困难时来华访问表示欢迎,高度评价了田中角荣前首相为推动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邓朴方副主席  相似文献   
40.
栗硕 《和平与发展》2013,(3):102-110
自2009年9月民主党上台以来,中日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并一度恶化至历史最低点。期间,民主党在政权运营过程中,政策理念、政策决定、派阀政治以及政治统合等因素相互作用,影响并决定了中日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