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64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6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9篇
法律   28篇
中国共产党   91篇
中国政治   74篇
政治理论   25篇
综合类   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01.
房乐宪  王玉静 《现代国际关系》2024,(2):42-59+138-139
2022年2月乌克兰危机以来,欧盟已先后发布十二轮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其过程经历了迅速升级、突出能源领域限制、打击规避制裁行为三个阶段。主要内容包括金融、能源、运输、贸易、技术等领域,规模和力度不断升级、重点领域措施日益扩展细化,并将制裁扩展到第三方国家。欧盟制裁给俄造成了经济、军事、外交等多方面直接冲击。然而,其成效也愈发受限,主要制约因素涉及欧盟的内部掣肘及其能源困境造成的软弱性、俄罗斯对制裁的适时应对及其经济社会韧性等。  相似文献   
102.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开始重构与乌克兰的关系。随着俄对外战略的调整和美国全球战略的推行,俄美很快渡过了“蜜月期”,在独联体地区展开了势力范围的争夺。由于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乌克兰不可避免地成为美俄在后苏联地区争夺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103.
大事综览     
2004年12月大事各方有如下评述:一、印度洋沿岸地区地震海啸造成生灵涂炭。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震中距海岸约30公里处发生8.9级大地震。受强烈地震冲击,印度洋沿岸地区发生40年来最强烈的海啸,导致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和马来西亚数国十几万人丧生,几百万人无家可归。国际媒体大量报道海啸造成的灾情。法国《解放报》28日刊载《海啸之后有可能出现传染病》一文认为,无国界医生组织和其他几十个非政府组织都已行动起来,正在对灾后可能发生的疾病进行评估。一些医疗小组已经奔赴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的亚齐岛、泰国南部…  相似文献   
104.
评析普京在新任期内的独联体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京连任俄罗斯总统以后 ,独联体地区依然是俄罗斯外交中的特别优先方向。普京在独联体的重要外交举措是重建集体安全组织和成立由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组成的四国统一经济空间 ,并以此为战略支撑点 ,推进独联体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当前 ,在大国势力云集独联体地区的情况下 ,俄罗斯的独联体政策不仅要应付独联体内部的离心倾向 ,而且要面对欧盟和北约在该地区对俄罗斯形成的挑战。同时 ,我们也应看到 ,俄罗斯在独联体仍然具有比较宽松的政策实施空间。  相似文献   
105.
在全球化背景下,公共管理者和自治政府的官员,为了做出完善的行政决策,就要更好地理解教育体系的现代化进程。乌克兰社会生活领域的一切巨大变化都离不开国家教育体制的系统改革。创新性改革要顺应国家教育体制文明化的趋势。乌克兰人民正在努力寻求一种较高的生活标准,而公民平等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是达到这种生活标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6.
乌克兰危机发生后,2014年欧洲和国际能源市场总体上并未呈现大起大落态势,全球油气价格反而稳中有降,这一表象的背后隐藏着俄、美、欧之间复杂的能源博弈。虽然俄罗斯没有如2006年和2009年那样切断对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能源供应也未成为本次危机中威胁乌克兰和欧盟国家的焦点事件。但鉴于俄、乌两国分别是全球最重要的能源生产国和过境国,能源仍可能是俄、美、欧各方推进自身内外政策的重要工具。在此次危机中,俄罗斯"以我为主",坚持政经分离的政策,不希望政治冲突影响自身能源利益。美国"主动进攻",试图通过金融工具来影响能源价格,利用俄罗斯经济与国际社会接轨的一面,对俄罗斯施加压力。相比之下,欧盟在能源供应来源方面虽然仍旧处于弱势和被动地位,但已开始加速多元化步伐,并将继续强化与美国的合作。俄、美、欧三方激烈的能源博弈,围绕地缘政治的权力逻辑和全球治理的建章立制逻辑而展开,直接推动俄罗斯能源出口重心东移,为中国主动对俄施展能源外交、中日韩能源合作以及中美能源经贸合作提供了机遇。作为世界能源领域的需求大国,中国应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以确保充足的外部能源供应和国内能源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07.
对于美俄两国目前是否陷入新的冷战,学术界存在很大争议。作为国际政治中的两个大国,美俄的矛盾将深刻影响国际关系的发展。在乌克兰危机的演变过程中,美俄两国关系中的冷战思维十分明显,这不仅伤害了两国之间的合作,也阻碍了国际关系的发展,并在东欧地区形成了近似"新冷战"的格局。如果认可这种新冷战格局的出现,那么对于其发展趋势,我们可以从美苏冷战的历史中找到参考,但是俄罗斯不会步苏联走向解体的覆辙。当今世界格局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为俄罗斯提供了巨大的回旋空间。而乌克兰作为被新冷战所争夺的对象,它将很难摆脱领土被撕裂的命运。  相似文献   
108.
这个2月,是俄乌本轮危机爆发一周年。无论是陈兵边境地区的俄罗斯、乌克兰,还是不断渲染“明天会有战争”且“后果很严重”的美国、不想卷入冲突的欧盟,有关各方日前都在做着“战术调整”。  相似文献   
109.
<正>2014年,世界军事安全领域在局部动荡中保持了大局稳定,在激烈竞争中维持了总体和平;但同时,国际社会原有热点并未消除,新的危机又接连涌现,影响世界军事安全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乌克兰危机引发的大国战略博弈,加剧了地区动荡局势;"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兴起并攻城掠地,给全球反恐带来  相似文献   
110.
《人权》2005,(2):58-58
3月2日上午,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周觉、副会长兼秘书长董云虎会见应邀来华访问的乌克兰议会人权和少数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席、前外长乌多文科一行4人,并与他们进行了友好的会谈。乌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卡尔马多诺娃·安娜、乌外交部国际组织司人权官员维斯沃洛德·米兹克等参加了会谈。周觉首先就中国人权研究会的宗旨、机构性质、人员组成、经费来源和主要工作作了简要说明,着重介绍了人权研究会开展的人权知识普及教育工作及从事的国际人权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情况。董云虎向来宾介绍了近年来中国人权事业的重大进展,特别是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